【背景】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通常以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作为群体感应主要的信号分子.【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和鉴定新型群体感应淬灭细菌.【方法】通过'垫圈法'从土壤中原位培养分离细菌,采用琼脂条法,报告菌平板法及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筛选...
本发明所述的噁唑烷酮类化合物作用机制包括如下特点:可同时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三个主控基因lasR,rhlR,pqsR及其下游功能基因的表达,可显著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控制的细菌毒力因子的合成,减轻感染症状.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代表的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这类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
“囚徒困境”与群体感应 社会病毒学的早期研究对象是噬菌体。噬菌体看起来像一个个微小的行星登陆艇,它们降落在细菌表面,将死亡细菌变成噬菌体生产工厂。 噬菌体曾被视为完美的“独行侠”杀手。但在1999年,桑胡安的同事们在观察一种名为phi6的噬菌体时,有了一个意外发现:如果细菌同时感染了两种稍有不同的噬菌体...
在细菌和单细胞真核生物(相比于细菌有明确的细胞核)中,成千上万个体间的协调活动——相当于多细胞水平的行为,也要借助于信号分子。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感应。群体感应分子也被比作是激素,因为它们通过类似的机制来改变生物体的行为。就像动物和植物当中的激素那样(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活性没有区别),微生物细胞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