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ync系统调用:需要你在入参的位置上传递给他一个fd,然后系统调用就会对这个fd指向的文件起作用。fsync会确保一直到写磁盘操作结束才会返回,所以当你的程序使用这个函数并且它成功返回时,就说明数据肯定已经安全的落盘了。所以fsync适合数据库这种程序。 fdatasync系统调用:和fsync类似但是它只会影响文件的一部分,因为除...
__mark_inode_dirty函数由于当前传入的flag等于I_DIRTY_SYNC(表示inode为脏但是不需要在fdatasync时进行同步,一般用于时间戳i_atime等改变的情况下,定义在include/linux/fs.h中),所以这里会调用文件系统的dirty_inode函数指针,对于ext4文件系统即是ext4_dirty_inode函数。
fsync是一个用于将文件描述符关联的数据和元数据同步到磁盘的系统调用。当你在文件读/写操作后调用fsync返回-1时,通常表示发生了错误。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基础概念、可能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基础概念 fsync: 这是一个系统调用,用于确保文件描述符关联的数据和元数据被写入到持久存储设备(如硬盘)。
在do_fsync函数中会根据入参fd找到对应的文件描述符file结构,在vfs_fsync_range函数中fdatasync流程不会执行mark_inode_dirty_sync函数分支,fsync函数会判断当前的文件是否在访问、修改时间上有发生过变化,若发生过变化则会调用mark_inode_dirty_sync分支更新元数据并设置为dirty然后将对应的赃页添加到jbd2日志的对应...
用一分钟了解: fsync这个系统调用! 1前言 不要诧异在MySQL专题中突然插入fsync系统调用,因为马上就要和大家分享MySQL的undo log、redo log、bin log了,在分享这些文章的时候会经常说fsync这个名词,所以提前来看下。 2缓冲 传统的UNIX实现的内核中都设置有缓冲区或者页面高速缓存,大多数磁盘IO都是通过缓冲写的。
一个应用程序为一个特定的文件调用fsync()函数。 这样就引起所有包含修改过的数据的页面都要被写入磁盘。 写操作在fsync()调用返回程序时完成。 一个应用程序调用一次sync()函数。 这样就引起所有包含修改过的数据的文件页面要被调度以便写入磁盘。 写操作不一定在sync()调用返回程序时完成。
调用file->f_op->fsync,对于ext2 文件系统也即为 ext2_file_operations 之 ext2_sync_file,该函数就是块缓冲区对应的数据刷到磁盘,把 inode 信息刷到磁盘。 调用过程如下 ext2_fsync_inode |->fsync_inode_buffers对inode->i_dirty_buffers链表中的脏缓冲区调用ll_rw_block刷出到磁盘 |->ll_rw_block |...
调用fsync(函数后,我们需要检查其返回值以确定同步操作是否成功。如果返回值为0,表示同步操作成功;如果返回值为-1,表示可能出现了错误,可以通过errno变量来检查具体的错误原因。 如下是一个使用fsync(函数同步文件数据的示例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
fsync与fdatasync函数确保修改数据立即写入磁盘,其中fsync包含文件属性信息刷新,而fdatasync仅刷新数据更新。系统调用fsync不保证上级目录同步,需明确调用fsync对应目录以确保数据安全。fsync源码分析,以ext2文件系统为例,其file_operations结构内,在系统调用fsync时,遍历脏页链表并标记数据块,加入inode缓存链表...
在Unix/Linux 系统中,msync 和 fsync 是两个用于同步数据的系统调用,但它们的目的、作用对象和使用场景有显著区别,下面分别展开说明。 作用对象 msync: 用于同步内存映射文件(memory-mapped file)的内容。 作用于通过mmap映射到进程地址空间的内存区域,确保内存中的数据写入底层文件系统。没有调用这个系统调用时,在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