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3中xrange的移除及其替代方案: 在Python 3中,xrange被移除了,因为range函数被重新设计以提供xrange的功能。在Python 3中,range现在返回一个迭代器,而不是一个列表,因此它在使用上更加高效。 Python 2中使用xrange的简单示例: python for i in xrange(10): print(i) 这段代码将打印从0到9的数字。由...
In [4]:for i in a: print i,#加逗号显示在同一行用空格隔开。 ...: A B C (例2)list的for循环 In [5]:list1 = [1,3,4,5] In [6]: list1 Out[6]: [1, 3, 4, 5] In [7]:for i in list1: ...:print i ...: 1 3 4 5 (例3)range()函数用法: In [11]: range(1,...
>>> for i in xrange(1,6): ... if i == 3: ... break ... else: ... print(i) ... 1 2 >>> 1. 2. 3. 4. 5. 6. 7. 8. 9.
foriinrange(0, 100, 25):#从0开始,到75结束,前面两个数的公差为25print(i) 运行结果: 返回目录 range方法在不同版本python中的区别: 在python2中有两个: range():直接产生一个列表,内部有多个数值 例:range(10) 输出结果:[0, 1, 2, 3, 4, 5, 6, 7, 8, 9] 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造成内存...
for i in range(1, 101,1):print i range(1, 101)表示从1开始,到101为止(不包括101),取其中所有的整数。for i in range(1, 101)就是说,把这些数,依次赋值给变量i。相当于一个一个循环过去,第一次i = 1,第二次i = 2,……,直到i = 100。当i = 101时跳出循环。
Python2中: range() # 它产生的是一个列表 内部含有多个数值 xrange() # 其实就是python3中的range python python3中: range() #类似一个工厂 不会占用多大的空间 要的话就生产 练习 1、计算出1-100所有的数之和 python # 引入计数器 num_count = 0 for i in range(1, 100): # num_count = num...
Python 3中已将range的功能直接改进为xrange,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编程需求。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被称为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da Fibonacci)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因此也常被称为“兔子数列”。这个数列以1、1开始,后续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即1、1、2、3、5、...
for i in range(10): if i == 5: break print(i) 示例代码 代码语言:txt 复制 # 遍历列表并打印元素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 # 使用range()函数遍历数字 for i in range(1, 6): print(i) # 嵌套循环打印乘法表 for i in range(1, 10...
print i, (5)打印九九乘法表 当i=1时,那就是for j in xrange(1,2):那j的取值还是1,print 后面的,表示每次循环的结果都横着输出,最好一行的print 就是for结束循环后换行 1x1 =1 2x1 =2 2x2 =4 3x1 =3 3x2 =6 3x3 =9 4x1 =4 4x2 =8 4x3 =12 4x4 =16 ...
如果以上两个方法都没有实现,就看__getitem__()方法, 如果存在一个索引i使得 x==y[i] ,就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明白了 in 的规则之后,我们先看看 xrange 提供了哪些方法: AI检测代码解析 dir(xrange) ['__class__','__getitem__', '__hash__', '__init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