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lask内部维护者两个线程隔离的栈,current_app指向了AppContext(应用上下文)中的栈顶,request指向了RequestContext(请求上下文)栈顶 原理图如下 当请求进入的时候,Request对象被压入栈,从而request有了指向处理请求,接下来会判断AppContext栈顶是否为空,若为空则向栈中压入一个AppContext对象,即app, 从而current_app...
在Flask中,current_app和app_context都是Flask应用上下文对象的属性,用于在应用中获取当前应用的实例和应用上下文。 current_app是一个全局代理对象,可以在整个应用中访问当前应用的实例,即Flask应用对象。在Flask应用对象创建后,可以通过current_app来获取应用对象的属性和方法,而不需要直接引用应用对象本身。 app_context...
在flask内部维护者两个线程隔离的栈,current_app指向了AppContext(应用上下文)中的栈顶,request指向了RequestContext(请求上下文)栈顶 原理图如下 当请求进入的时候,Request对象被压入栈,从而request有了指向处理请求,接下来会判断AppContext栈顶是否为空,若为空则向栈中压入一个AppContext对象,即app, 从而current_app...
方法调用和函数调用有一个重要的区别, 就是调用上下文。在刚刚的obj.method()里面, 函数的context会变为obj, 所以在函数内部可以通过this来取到obj的引用。 方法和this关键字是面向对象编程范例的核心。任何函数只要作为方法调用实际上都会传入一个隐式的实参, 这个实参实际上是一个对象, 方法调用的母体就是这个对象。
@app.context_processor是 Flask 中的一个装饰器,用来注册一个上下文处理函数,可以在所有模板中使用。这个装饰器通常用来注册一些通用的变量,比如网站的名称、公司名称等。 以下是一个示例 在这个示例中,@app.context_processor装饰器注册了一个名为inject_variables的函数,这个函数会在每次请求处理过程中执行。
app context,应用上下文,存储的是应用级别的信息,比如数据库连接信息。 request context,程序上下文,存储的是请求级别的信息,比如当前访问的url 按照官方文档,有两种方式创建一个app context: 一是当一个请求到来,这时候request context创建,app context也随之创建 ...
从命名上,大家应该可以看出,App Context 是代表应用上下文,可能包含各种配置信息,比如日志配置,数据库配置等。而 Request Context 代表一个请求上下文,我们可以获取到当前请求中的各种信息。比如 body 携带的信息。 这两个上下文的定义是在flask.ctx文件中,分别是AppContext以及RequestContext。而构建上下文的操作则是将其...
意思是说我们在应用上下文之外运行的, current_app 对象并不支持应用之外执行。 AppContext(应用上下文) 在flask内部维护者两个线程隔离的栈,current_app指向了AppContext(应用上下文)中的栈顶,request指向了RequestContext(请求上下文)栈顶 原理图如下 当请求进入的时候,Request对象被压入栈,从而request有了指向处理请求...
def push(self): # 这个方法就是把应用上下文push到LocalStack,AppContext类有__enter__方法 """Binds the app context to the current context.""" self._refcnt += 1 if hasattr(sys, 'exc_clear'): sys.exc_clear() _app_ctx_stack.push(self) ...
在Flask 中,主要有两种上下文,AppContext和RequestContext。 当一个请求发起后,Flask 会先开启一个线程,然后将包含请求信息的上下文RequestContext推入一个LocalStack对象中(_request_ctx_stack),而在推入之前,其实它会去检测另一个LocalStack对象(_app_ctx_stack)是否为空(但是一般_app_ctx_stack都不会为空),如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