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默认 实现的五种钩子: 示例代码: 定义了三个视图函数 A,B,C,其中C使用了after_this_request钩子,在网页中请求url 为/C,会触发C视图函数,在执行该函数的流程是先进入before_first_requst钩子,然后进入before_request钩子,之后进入C函数内部注册的after_this_request钩子函数。 之后的after_requet和teardown_re...
login_user(form.user, remember=form.remember.data)after_this_request(_commit)ifnotrequest.json:returnredirect(get_post_login_redirect()) form.next.data = get_url(request.args.get('next')) \orget_url(request.form.get('next'))or''ifrequest.json:return_render_json(form,True)returnrender_te...
假如我们创建了三个视图函数A、B、C,其中视图C使用了after_this_request钩子,那么当请求A进入后,整个请求处理周期的请求处理函数调用流程如图: 上下文 什么是上下文?上下文相当于一个容器,它保存了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一些信息,它是当前环境的一个快照(snapshot)。 Flask中有两种上下文,程序上下文(application context)和...
before_first_request 二、在处理每个请求前运行,可以进行权限校验 before_request 三、在每个请求结束后自动处理返回的响应数据 after_request 四、在每个请求结束后自动异常并将异常对象作为参数传到函数中 teardown_request 五、在视图函数中注册一个函数,会在请求结束后运行 after_this_request 说完了这么多那么它们...
g.after_request_callbacks.append(f) return f 调用延迟函数 现在您可以使用after_this_request装饰器来将一个函数标记为在请求结束之后 执行,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手动调用他们。为此,如下函数将被注册为after_request()回调: @app.after_request def call_after_request_callbacks(response): ...
在上面的示例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api的路由,用于处理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在请求处理完毕后,我们使用after_this_request装饰器来定义一个函数add_header,这个函数将在响应被发送给客户端之前执行。在这个函数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响应头信息,比如Timeout表示响应的超时时间为10秒。
@app.before_requestdefdo_something():pass# 这里的代码会在每个请求处理前执行 假如我们创建了三个视图函数A、B、C,其中视图C使用了after_this_reques钩子,那么当请求A进入后,整个请求处理周期的请求处理函数调用流程如下所示。 请求钩子常用场景: ...
现在该让Flask的请求对象request出场了,这个请求对象封装了从客户端发来的请求报文,我们能从它获取请求报文中的所有数据。注意 请求解析和响应封装实际上大部分是由Werkzeug完成的,Flask子类化Werkzeug的请求(Request)和响应(Response)对象并添加了和程序相关的特定功能。在这里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略过不谈。在第16章,...
rsync是Linux下一款数据备份工具,支持通过rsync协议、ssh协议进行远程文件传输。其中rsync协议默认监听873...
flask的after_request函数一定要返回response 即使你没有对response做任何处理 你只有一个after_request函数的时候不会出现问题,一旦一些插件用到了after_request多半就会报错,类似于None type has no attribute xxx这样。 为什么 flask处理after_request是在下面这个方法里面,在app.p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