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K3[Fe(CN)6](铁氰化钾,黄色)溶液,生成带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滕士蓝):3Fe2+ + [Fe(CN)6]3- =Fe3[Fe(CN)6]2 三价铁离子(Fe3+)的检验方法:(1)加苯酚显紫红色(络合物)(2)加SCN-(离子)显血红色(络合物)(3)加氢氧化钠有红褐色沉淀,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
【答案】(1)2[Fe(CN)6]3-+S2- =2[Fe(CN)6]4-+S↓(2)溶液变为蓝色(3)排除溶液中的O2并隔绝空气(4) K3[Fe(CN)6]可以将Fe氧化成Fe2+ 破坏铁屑表面的氧化膜 Na2SO4(合理即可)(5) 2H2O+O2+4e- =4OH- 取铁电极附近少量溶液到试管,...
是一种配合物 以sp3d2杂化 正八面体结构 由于相对稳定且铁三与氰根离子的配合物颜色鲜艳,是鉴别三家铁离子的产物之一。可以和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普鲁士蓝Fe【Fe(CN)6】-,成立方体8聚,为颜色特别深的蓝色沉淀
只有Fe3[Fe(CN)6]2是“检验Fe2+生成的蓝色沉淀”,而提到的Fe4[Fe(CN)6]3则是“检验Fe3+生成...
普鲁士蓝和滕氏蓝之争:普鲁士蓝(PrussianBlue),即亚铁氰化铁的化学式为 Fe_4[Fe(CN)_6]_3 ,又名柏林蓝、中国蓝。实际上, Fe^(3+) 与[Fe(CN)。]4反应,生成深蓝色的沉淀,被称为普鲁士蓝;而 Fe^(2+) 与 [Fe(CN)_6]^(3-) 应,生成深蓝色的沉淀被称为滕氏蓝。这两种产物表现出相似的颜...
k3[fe(cn)6]的名称是六氰合铁酸钾,即铁氰化钾,俗称赤血盐、赤血盐钾,分子量为329.24,为红色晶体,可溶于水,水溶液带有黄绿色荧光,含有铁氰根配离子[Fe(CN)6]3−。铁氰化钾由德国化学家利奥波德·格麦林于1822年发现,德国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于1846年成功测定铁氰化钾的组成和...
[Fe(CN)6]3-和[FeF6]3-的颜色差异很大,因此其显色机理不同搜索 题目 [Fe(CN)6]3-和[FeF6]3-的颜色差异很大,因此其显色机理不同 答案 解析收藏 反馈 分享
K3[Fe(CN)6]叫赤血盐,主要是[Fe(CN)6]3-的性质,这是络离子相对稳定,一般的化学反应不会破坏.离子方程式[Fe(CN)6]3- + Fe3+ ===Fe[Fe(CN)6],显绿褐色 这种物质的另一个性质更重要,即与二价铁的反应:先在待测溶液中加上KSCN,若不变色再加[Fe(CN)6][Fe(CN)6]3- +...
k3[fe(cn)6]的名称 k3[fe(cn)6]的名称:铁氰化钾。1、铁氰化钾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K3[Fe(CN)6]。铁氰化钾呈深红色柱状结晶或橙黄色粉末。溶于2.5份冷水、1.3份沸水及丙酮,不溶于乙醇。遇阳光或溶于水都不稳定,能被酸分解。遇亚铁盐生成深蓝色沉淀。受高热分解,放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