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c金属的应变硬化特性较为典型。bcc金属变形后的硬度提升明显。 hcp金属的变形行为在多晶和单晶中有所不同。fcc金属的变形与加载速率有关。bcc金属变形后的疲劳性能受到关注。hcp金属变形时的晶间断裂倾向较高。fcc金属的变形组织与变形量紧密相关。bcc金属的变形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各异。hcp金属变形后的微观孔洞形成...
FCC,BCC,HCP(c/a=1.633)晶体的密排面,密排面间距,密排方向,密排方向如下图所示:1、 从表中可以看到BCC结构的四面体和八面体间隙都是不对称的。其棱边长不全相等。2、FCC和HCP都是密排结构,而BCC则是比较“开放”的结构。其间隙较多。间隙元素在BCC中的扩散速率比在FCC和HCP金属中要高。
平面应变压缩织构: HCP---以镁为代表,参数使用原始abaqus提供的参数 织构演化模拟模型使用包含1000个单元的1*1*1mm立方体,其中每个单元表示一个特定取向的单晶,初始织构使用软件生成1000组随机取向,并分配给不同的单元,模型和初始织构如下图所示, 利用周期性边界条件分别模拟多晶沿着ND方向拉伸,压缩,以及沿着ND方向进...
在FCC结构中,最密堆积的平面是(111)面,而最密堆积的方向是[111]方向。 对于BCC(体心立方)结构的晶体,密排面是由原子在ABCABC...序列的堆积形成的。在BCC结构中,最密堆积的平面是(110)面,而最密堆积的方向是[111]方向。 对于HCP(六方最密堆积)结构的晶体,最密堆积的平面是由原子在ABAB...序列的堆积...
fcc的晶体结构不同,并不存在上述螺位错运动的阻碍,因此fcc金属通常不呈现低温脆性。hcp体系不太熟悉,...
解析 答:(1)间隙 FCC晶胞:4个八面体间隙,8个四面体间隙; BCC晶胞:6个八面体间隙;12个四面体间隙; HCP晶胞:6个八面体间隙;12个四面体间隙; (2)配位数 BCC:最近邻8个,考虑次近邻为(8+6)个 FCC:最近邻12个 HCP:理想状态12个,非理想状态(6+6)个 (3)致密度 BCC:0.68 FCC:0.74 HCP:0.74...
题目【题目】在bcc、 fcc和hcp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中,晶胞原子数最多的是 ,其值为 。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bcc晶胞中有2个原子 hcp晶胞中有2个原子 fcc晶胞中有4个原子 因此晶胞原子数最多的是 fcc,其值为 4 。 反馈 收藏
Cu和Ni表面的二次塑性不稳定性比Al表面的二次塑性不稳定性要小,这是由于Al表面的层错带较小,且位错网络的迁移率较高。这导致FCC金属的过渡阶段较短,堆垛宽度较大。在Cu和Ni中的硬度受限于在整个压痕过程中孪晶的形核,从而促进纳米压痕的形成。 在BCC和HCP金属表面,纳米压痕形成的特征是周期性的孪生过程,并...
本书介绍了金属塑性变形的晶体学基础、常见晶体结构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方式、形变组织特点以及它们的研究热点,重点介绍了体心立方金属、密排六方金属和面心立方金属的塑性变形机制、塑性变形组织特点以及它们的演变规律等。内容主要包括:体心立方金属Ta、W和Mo等的塑性变形组织(位错界面、微带和剪切带)特点以及它们的演变...
这导致FCC金属的过渡阶段较短,堆垛宽度较大。在Cu和Ni中的硬度受限于在整个压痕过程中孪晶的形核,从而促进纳米压痕的形成。在BCC和HCP金属表面,纳米压痕形成的特征是周期性的孪生过程,并产生纳米结构的亚晶排列和微晶。永久纳米压痕的产生是由位错堆积、纳米孪晶、压痕的纳米结构区域、微晶形成、表面螺型位错交滑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