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学角度来说,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又称人类疱疹病毒 4 型)此时此刻也许正潜伏在你体内。 全球95% 的人体内都有。 这种病毒通过唾液传播,所以也许你第一次感染病毒的时候还是小婴儿,病毒来自你的母亲,而她体内的病毒则感染...
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所致的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典型临床“三联症”为发热、咽峡炎和颈淋巴结肿大,可合并肝脾肿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是良性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出现嗜血综合征等严重...
EB病毒与转氨酶升高 |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家族。它是一种通过唾液、鼻涕、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的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感染的物体(如口水、餐具)传播。EB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
人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如接吻,共同用餐。所以EB病毒感染也被称之为热吻病。常见可导致疾病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此外EB病毒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 EB病毒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我国3岁左右儿童EBV抗体阳性率高达90%以上,患儿初次感染无明...
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与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的鼻咽癌以及非洲儿童的淋巴癌有密切关系,被认为是可能的人类致癌病毒之一。EB病毒全世界可见,90%以上的成人有过感染。据调查,EB病毒与全球约1%的肿瘤发病有关联。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它与口腔腺体肿瘤、...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感染人类口咽部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鼻咽癌是指来自鼻咽被覆上皮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和家族性特征,广东地区发病率排名全国第一,被称...
Epstein-Barr病毒感染:1964年由Epstein和Barr首次在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lymphoma)细胞株中发现。EBV为疱疹病毒科,γ亚科,是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约90%以上的成人血清EBV抗体阳性,人感染EBV后呈终身潜伏感染。病毒呈球形,直径约180nm,衣壳表面附有脂蛋白包膜,核心为双股DNA。EBV有嗜B细胞特性并可使B淋巴细...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基因组为DNA。EB病毒具有在体内外专一性地感染人类及某些灵长类B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人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无症状感染多发生在幼儿,3~5岁幼儿90%以上曾感染EB病毒,90%以上的成人都有病毒抗体。 B95-8细胞株(TCO-C014)源自...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也称为人类疱疹病毒4型(HHV-4),是疱疹病毒家族中八种已知的人类疱疹病毒之一,也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病病毒之一。 EB病毒感染的危害可轻可重且因人而异,轻者发热几天后就恢复正常。少数患者病情迁延,发展为慢性感染及肿瘤。其中关系最明确的是地方性Burkitt淋巴瘤和鼻咽癌,其次为NK/...
激活:当细胞在鼻咽粘膜和外周腔室之间循环时,潜伏状态的记忆B细胞可能被激活,导致病毒重新激活和脱落。 图1.EBV生命周期(在EBV潜伏期间表达的基因用灰框表示) 3EBV介导的NPC信号通路 图2.EBV介导的鼻咽癌信号转导EBV编码的蛋白包括LMP1、LMP2A和EBNA1导致鼻咽癌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异常调节。这张图代表了信号通路,如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