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lasticsearch有两类节点,一类是Master,一类是DataNode。 1、Master节点 在Elasticsearch启动时,会选举出来一个Master节点。当某个节点启动后,然后使用Zen Discovery机制找到集群中的其他节点,并建立连接。 discovery.seed_hosts: "node1", "node2", "node3" 并从候选主节点中选举出一个主节点。 cluster.initial_...
name: es-master# 存放数据目录,先创建该目录path.data: /data/elasticsearch/data# 存放日志目录,先创建该目录path.logs: /data/elasticsearch/logs# 节点IPnetwork.host: 192.168.0.4# tcp端口transport.tcp.port: 9300# http端口http.port: 9200# 主合格节点列表,若有多个主节点,则主节点进行对应的配置cluster...
Master的职责: 统计各node节点状态信息、集群状态信息统计、索引的创建和删除、索引分配的管理、关闭node节点等 Savle的职责: 同步数据、等待机会称为Master Logstash部署# Logstash是一个开源的数据收集引擎,可以水平伸缩,而且logstash是整个ELK当中拥有最多插件的一个组件,其可以接收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并同意输出到指...
1)Master启动 分布式系统中引入ZooKeeper之后,就可以配置多个主节点,以配置两个节点为例,Master A和Master B都启动后,它们都会向ZooKeeper中注册节点信息。 假设Master A锁注册的节点信息是master00001,Master B注册的节点信息是master00002,注册完成之后会进行选举,选举有多种算法。以编号最小作为选举算法为例,编号最小...
# 进入启动好的容器$ docker exec -it elasticsearch bash# 编辑配置文件$ vim config/elasticsearch.ymlcluster.name: "docker-cluster"network.host: 0.0.0.0http.cors.enabled: truehttp.cors.allow-origin: "*"xpack.security.enabled: false# minimum_master_nodes need to be explicitly set when bound ...
集群中,第一个节点是master 节点,它负责控制集群。新建一个elasticsearch-master-configmap.yaml文件,写入一些ElasticSearch 配置参数,启用security模块(x-pack安全验证)。yaml文件内容如下: --- apiVersion: v1 kind: ConfigMap metadata: namespace: kube-logging ...
node.master: true node.data: false node.ingest: false 1. 2. 3. 4. 数据节点(Data Node):主要是存储索引数据的节点,执行数据相关操作:CRUD、搜索,聚合操作等。 数据节点对cpu,内存,I/O要求较高, 在优化的时候需要监控数据节点的状态,当资源不够的时候,需要在集群中添加新的节点。
提供集群中符合主机要求的节点的列表,每个值的格式为host:port或者host,其中port默认设置transport.profiles.default.port# discovery.seed_porviders: 以文件的方式提供主机列表,可以动态修改,而不用重启节点(适用于容器环境)# cluster.initial_master_nodes:指定可以成为master的所有节点的name或者ip,这些配置将会在第一...
node.name: es-master # 存放数据目录,先创建该目录 path.data: ${Elasticsearch_DIR}/data # 存放日志目录,先创建该目录 path.logs: ${Elasticsearch_DIR}/logs # 节点IP network.host: ${Elasticsearch_IP} # tcp端口 transport.tcp.port: 9300 # http端口 ...
说明:集群环境下,使用4 个elasticsearch 数据库。其中三个为master,分别可用于选举主节点、存储数据使用;另外一个为client,仅作为es 的负载均衡使用。如果服务器配置环境太低的情况下,client 也可以不需要,不会产生影响;如果访问会比较频繁,建议可以加上。以下配置操作,均以使用3+1 的集群策略进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