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位于第七号染色体短臂上,有28个外显子,其中egfr酪氨酸激酶区域的突变主要发生在18至21外显子,其中19和21号外显子突变更为重要,尤其是19外显子突变阳性,预示服用分子靶向药疗效较好。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包括DNA直接测序法、荧光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法等。检测周期为7到10天,检测位点...
病情分析:EGFR基因突变检测是一种通过分析患者的肿瘤样本来寻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中的特定突变的方法。这些突变可以指导癌症的靶向治疗,特别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具有重要意义。 1.EGFR基因的作用:EGFR基因编码一种膜受体蛋白,该蛋白在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中起着关键作用。当EGFR基因发生突变时,可能导致...
egfr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对肿瘤细胞的繁殖、生长、修复等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经过基因突变检测可筛选出对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敏感的病人,并提供个体化用药的科学依据;可指导靶向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帮助医生为病人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防止治疗不当而延误病情,降低治疗风险;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节省医疗资源。 本内容...
第一代EGFR-TKI(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主要针对敏感突变,如19外显子缺失或21外显子L858R突变,适用于大多数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但对耐药突变(比如20号外显子、T790M突变)效果有限。第二代EGFR-TKI(如阿法替尼、达克替尼)能够同时抑制敏感突变和部分耐药突变,但它们也会对正常细胞中的EGFR(...
病情分析:基因检测EGFRT790M突变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突变与耐药性和治疗方案选择密切相关。 1.EGFRT790M突变背景: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在大约10%-15%的西方NSCLC患者和30%-50%的亚洲NSCLC患者中存在。 T790M突变是EGFR突变的一种二次突变,发生在第一代或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原癌基因C-erbB-1的表达产物,是一种跨膜蛋白,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第1个成员。检测方法包括DNA直接测序法、荧光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法等。检测周期为7-10天。 意见建议:靶向制剂通过选择性的酶抑制剂或单克隆抗体竞争性结合胞外配体结合位点,可阻断EGFR酪氨酸激酶活化,可使肿瘤生长...
EGFR基因突变通常表示EGFR基因出现了异常情况。EGFR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原癌基因C-erbB-1的表达产物�...
EGFR基因检测项目 1. EGFR基因简介 EGFR作为原癌基因c-erbB1的表达产物,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家族成员之一,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我国的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率为40%~50%。EGFR 突变主要包括4种类型:外显子18点突变、外显子19缺失突变、外显子20插入突变和...
患者49岁男性,已向医生咨询过,现在基因检测报告显示EGFR突变,想了解是否严重以及如何治疗。病理报告已上传。 医生建议 EGFR突变可以用靶向药治疗,不严重,有突变是好事。可以吃奥希替尼,一天一次,一次一粒,不需要放疗和化疗。RB1和TSC1这两个突变不需要特别处理,只需吃奥西替尼。三甲医院都可以开药,报销后价格全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