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Gartner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旨在强调当时新兴的网络安全软件类别。那么,EDR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它主要聚焦于网络中的各类端点,如最终用户的工作站或服务器。通过实时收集、分析并响应端点的数据,EDR解决方案为组织提供全面的安全保护。具体来说,其运作流程包括:数据收集:EDR解决方案会收集端点层面生成的各...
EDR(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端点检测和响应)是Gartner的安东·丘瓦金(Anton Chuvakin)创造的一个术语,用来指代一种端点安全防护解决方案。它记录端点上的行为,使用数据分析和基于上下文的信息检测来发现异常和恶意活动,并记录有关恶意活动的数据,使安全团队能够调查和响应事件。端点可以是员工终端PC或笔记本电脑、...
EDR(终端检测与响应)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EDR概念最早由Gartner在2013年提出,并连续多年被列为十大技术之一。它最初旨在弥补传统终端管理系统EPP的不足,但如今已与EPP相互融合,成为主流的安全厂商在终端防护方面的首选部署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端点数量急剧增加,安全形势愈发复杂严峻,EDR技术也在...
这种技术专注于保护企业网络中的各类终端设备,成为企业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Gartner首次提出了EDR概念,这一新型、智能化且快速迅捷的主动防御技术,遵循着Gartner的“预测、防护、检测和响应”的技术体系,贯穿安全事件的全过程。EDR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主动式的防御策略。通过持续监控终端设备上的活动,EDR能够...
国际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的专业报告素来被业内人士奉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近日,360政企安全集团联合Gartner在全球发布了EDR白皮书——《数字时代EDR 技术发展趋势》。白皮书指出:面向数字时代的EDR技术应该致力于真正解决终端所面临的各类高级威胁问题,以云端能力为核心,以安全大数据、威胁情报、高精度异常数据采集等...
这就是EDR技术诞生的背景。EDR(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终端威胁检测与响应)是一种基于终端检测和响应的安全技术,专注于保护企业网络中的各种终端设备。早在2013年,Gartner就首次提出EDR概念,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化和快速迅捷的主动防御技术,EDR将遵循Gartner “预测、防护、检测和响应”的技术体系,其...
Gartner EDR技术适配:基于CARTA自适应安全模型,结合机器学习与威胁情报,有效应对无文件攻击、零日漏洞等新型威胁。三、行业实践:百万级别终端验证的防护效能 联软EDR已在国内金融、医疗、汽车制造等领域落地,终端覆盖超百万台,典型案例包括:某国有银行:在攻防演练中,联软EDR成功拦截定向勒索攻击,保障核心交易系统...
大家只要记住,EPP和CWPP是Gartner分别独立定义的产品就好了。从这个视角看,EDR是面向终端的产品,而CWPP和微隔离是面向服务器和工作负载的产品。02 命名方式的区别 从命名的方式上看,EDR,微隔离和CWPP的关系类似于面条,包子和快餐的关系。面条是一种食品,包子也是一种食品,但是快餐不是一种食品,它是一个品类。
根据Gartner的定义,EDR是一种集成的终端安全解决方案,它将终端数据的实时连续监控和收集与基于规则的自动响应和分析功能相结合。该术语由Gartner的Anton Chuvakin提出,用于描述新兴的安全系统,用于检测和调查终端上的可疑活动,采用高度自动化使安全团队能够快速识别和响应威胁。EDR 安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监控并从...
近日,360政企安全集团联合Gartner在全球发布了EDR白皮书——《数字时代EDR 技术发展趋势》。白皮书指出:面向数字时代的EDR技术应该致力于真正解决终端所面临的各类高级威胁问题,以云端能力为核心,以安全大数据、威胁情报、高精度异常数据采集等核心技术为支撑,有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