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 E2E报头 在E2E Profile 1中,发送到RTE的数据需要包含3个部分:4个bit的Counter,1个字节的CRC以及需要被保护的原数据。其中Counter为计数器,每发送一次值就增加;CRC按照E2E Profile 1的计算方式,对Data ID、Counter和原数据进行CRC计算,并将结果填入CRC字节: 图5 E2E Profile 1配置示意图 Data ID是一个预先...
1.5.5.5.1 E2E Profile1 double DataID配置 在E2E Profile1中,CRC为8位,DataID为16位。在DataID Mode为E2E_P01_DATAID_BOTH时,DataID被隐式传输(DataID值不会包含在数据内容中,而是包含在CRC计算结果中),针对DataID的CRC计算会有重复值。(很容易理解这一点,因为CRC的值范围是0-255,而DataID的值范围是0...
按Data ID模式的不同,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关于Data ID模式的详细信息,见1.2.3节。 下面以E2E Profile1A为例(Data ID Mode为E2E_P01_DATAID_BOTH):Data ID的两个字节数据在计算CRC时都需要包含在内,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紧接着Data ID的数据为信号组中除了CRC的其他数据。
例如,Autosar E2E profile 1 规定采用CRC-8-SAE J1850 ,对应多项式为0x1D (x8 + x4 + x3 + x2 + 1),通常情况下报文数据场中Byte0 用于存放报文CheckSum 数据,byte 1~byte7 存放报文其它数据,报文数据场存放数据下图所示。 具体步骤如下。 Step1:计算Data ID字段内CRC值 (注:实际初始值为初始值取反)。
E2E Profile 2在R4.2.1版本中引入了一个新的设置项 offset。这个偏移量可以在系统模板中进行配置。然而,E2E Profile 2规范并不支持偏移量不为0的情况。未来的AUTOSAR版本将修正E2E Profile 2规范,以支持可配置的偏移量功能。 E2E Profile 1中的“Double Data ID configuration”使用隐式的2字节Data ID,对其进行...
Data ID 一般为2个byte,是ECU1和ECU2之间提前定好的特殊字段,AutoSAR profile1中对E2E_P01DataIDMode定义几种模式:BOTH、ALT、LOW、NIBBLE,Data ID用于报文checksum,但是特别注意的是这一段DID并不作为报文传输数据的一部分放在总线上,仅仅作为报文密钥,这就好比特务接头,开始聊正文之前,总要私下先确认好暗号,以...
Step1:计算Data ID字段内CRC值 (注:实际初始值为初始值取反)。 Step2:计算Byte1~Byte7字段内CRC值(注:实际初始值为上一步校验值取反)。 Step3: 将上一步校验值取反,得到最终值。 以下是AutoSAR中针对profile1保护机制的原始定义,供参考: 5. E2E状态机与配置参数 ...
E2E全称为End to End,代表的是AUTOSAR中的一种数据保护机制,从名称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终端到终端的逻辑。那么这里的终端是指ECU吗?答案是否定的。在AUTOSAR的架构中,最上层为包含SW-C(Software Component)的应用层,类似于手机应用程序中的各种APP。对于E2E来说,数据的传递不是针对ECU到ECU的层级而是SW-...
Step1:计算Data ID字段内CRC值 (注:实际初始值为初始值取反)。 Step2:计算Byte1~Byte7字段内CRC值(注:实际初始值为上一步校验值取反)。 Step3: 将上一步校验值取反,得到最终值。 以下是AutoSAR中针对profile1保护机制的原始定义,供参考: 5. E2E状态机与配置参数 ...
Data ID 一般为2个byte,是ECU1和ECU2之间提前定好的特殊字段,AutoSAR profile1中对E2E_P01DataIDMode定义几种模式:BOTH、ALT、LOW、NIBBLE,Data ID用于报文checksum,但是特别注意的是这一段DID并不作为报文传输数据的一部分放在总线上,仅仅作为报文密钥,这就好比特务接头,开始聊正文之前,总要私下先确认好暗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