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指令获取效率:如果指令数据可以直接旁路传输,CPU 取指速度更快。 优化数据前递(forwarding):在数据通路上确保尽可能少的停顿,提高 CPU 性能。 4. 总结 在蜂鸟 E203 处理器的ITCM 访存控制模块中,sirv_gnrl_bypbuf是一个关键优化组件。 它通过旁路和 FIFO 机制优化 ICB 总线访存过程,减少流水线stall,提高 CP...
2.2在GENESYS2板子上含有一个300MHz的差分输入时钟源,因此使用的clocking wizard IP如下,此时在约束文件中并不需要写有关时钟配置的有关信息,只需要把引脚接上即可。本板子上含有一个cpu_reset按钮,可以使用,另外一个信号只能使用普通按钮,因此该按钮信号也得进行取反操作。 3.修改约束文件 3.1对于ARTY文件,我们只需...
E203协处理器模块 异构计算:不同指令集架构的几种处理器组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举例:GPU(侧重于专用的图像处理)+CPU(侧重于通用的控制和计算) DSA(domain specific architecture):领域特定架构 RISC-V的可扩展性:预留的指令编码空间;预定义的指令 总体上来说用户可使用的编码空间有三类: 没有使用的编码空间 没有实现...
比如蜂鸟E203;板卡自带FPGA烧写器和软核CPU的JATG调试器,还有USB接口的UART,这样不用单独购买FPGA下载器、软核CPU调试器,USB串口模块;额外板卡有充足的按键、LED、数码管、拨动开关,以及几十个灵活的可配的管脚,带有2KB的SRAM(或者2GB DDR3),这可谓是接近完美的原型FPGA板卡;当然板卡还有USB、千兆以太网、HDMI常用...
E200系列处理器核使用Verilog语言,采用两级流水线结构,通过一流的处理器架构设计CPU的功耗与面积均优于同级ARM Cortex-M核, 实现业界最高的能效比与最低的成本; E200 系列处理器核能够运行RISC-V指令 ,支持RV321/E/A/M/C/F/D 等指令子集的配置组合,支持机器模式(Machine Mode Only); ...
jtag newtap $_CHIPNAME cpu-irlen5set_TARGETNAME $_CHIPNAME.cpu target create $_TARGETNAME riscv-chain-position $_TARGETNAME $_TARGETNAME configure-work-area-phys0x80000000-work-area-size10000-work-area-backup1#set_FLASHNAME $_CHIPNAME.flash ...
小编基于胡振波老师的E203处理器,进一步简化了CPU处理器的功能设计,分享一下小编的简化的设计架构,如下: 为了提高代码密度,处理器选择支持16位的压缩指令集,因此程序会出现32bit和16bit同时出现的场景,32bit指令可能存在与32位地址边界不对齐的情况,E203采用剩余缓存技术(Leftover Buffer)。
此处需要注意,为了实现简单,我在源码中注释了处理器核中的SRAM部分,也就是/OpenROAD-flow/e200_opensource/rtl/e203/core/e203_cpu_top.v文件中: /*e203_srams u_e203_srams(`ifdef E203_HAS_DTCM //{.dtcm_ram_sd (tcm_sd),.dtcm_ram_ds (tcm_ds),.dtcm_ram_ls (dtcm_ls),.dtcm_ram_cs (dtc...
蜂鸟E203是胡振波开发的开源处理器核,用verilog 写成。作者专门写了本书《手把手教你设计CPU——RISC-V处理器篇》介绍蜂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细节。蜂鸟实现非常精妙,且作者非常无私、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苦口婆心的介绍全部细节,至少在国内是最好的开源RISC-V处理器核,没有之一。 蜂鸟功能完备,优化技巧和细节很多,加上...
为了便于初学者能够快速地学习RISC-V CPU设计和RISC-V嵌入式开发,蜂鸟E203开源MCU原型SoC(在本文中将其简称为“MCU SoC”或者“SoC”)定制了基于Xilinx FPGA的专用开发板(在本文中将其简称为“FPGA开发板”)和专用JTAG调试器(在本文中将其简称为“JTAG调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