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曲线的纵坐标表示样品放热或吸热的速度,单位为mW/mg,又称热流率,而DTA曲线的纵坐标则表示温差,单位为温度℃(或K)。 (2)DSC的定量水平高于DTA。试样的热效应可直接通过DSC曲线的放热峰或吸热峰与基线所包围的面积来度量,不过由于试样和参比物与补偿加热丝...
DTA曲线的纵坐标为温度差( △T ); DSC曲线的纵坐标为功率差(dH/dt)。 DSC的灵敏度和精确度高于DTA,而DTA的使用温度高(1500~1700 ºC),而DSC的使用温度低(最高为800 ºC ,一般在600 ºC以上)。
热流型DSC,有时也被称作定量的DTA,其仪器构造如图所示。在此装置中,试样与参比物均置于同一加热板上进行加热。通过热流检测器——一种具备热阻功能的设备,可以精确测量出参比物与试样之间的热流差异,进而实现准确的定量分析。这正是DSC相较于DTA所具备的显著优势。DSC曲线解析 在DSC测量中,我们最终得到的是一条...
DSC: ①记录的是输入到试样和参比物的功率差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即 DSC 曲线。曲线的纵坐标是热流率(dQ/dt),单位通常是瓦特 / 克(W/g),横坐标是温度(T)或时间(t)。热流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样品的热效应,如吸热或放热过程。 ②能够直接从 DSC 曲线中读取热效应的能量相关信息。例如,通过对曲线下面...
而在310至340摄氏度范围内,有机大分子的分解导致质量显著减少,这也在DSC图上表现为一个明显的α放热峰。当温度超过350度后,TG曲线趋于平稳,表明没有进一步的质量损失。同时,DSC曲线上的β放热峰与ZrO2的结晶过程相对应。此外,通过其他表征手段,作者将γ峰解释为催化剂中形成的细小W-ZrO2 Cluster所致。
1. DSC的工作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是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输入给样品与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方法。 DSC方法:热流式差式扫描量热法,功率补偿式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曲线:记录ΔP‘(IΔU)随T(或t)的变化的曲线;吸热(Endo)峰向下,放热(Exo)峰向上 ...
DSC典型的综合图谱如下: 针对不同的DSC曲线,根据经验可判断出物质结晶态 针对聚合物的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也有其测定规范 科学指南针为超过3000家高校和企业提供一站式科研服务。截止2021年6月:服务1049家高校、2388家企业,提供249所高校研究所免费上门取样服务,平均每天处理样品数5000+、 注册会员数18w+、平均4.5天...
DSC:曲线图如下图3和图4所示: 图3 DSC曲线图图4 DSC曲线图3. 测试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热分析测试时,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1.升温速率,升温速率不易过快。否则会导致基线不稳,温度测试不准确等问题。一般选择在10 - 20 摄氏度/min。 2.气氛的选择:这需要根据要求选择。比如需要排除O2的干扰,则可以选择N2气氛...
5、DSC:在程序温度控制环境下,测量输入样品与参考物之间的功率差(热流)与温度或时间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 6、DSC和DTA的区别 (1)曲线的纵坐标含义不同。DSC曲线的纵坐标表示样品的放热或吸热速度,单位为mW/mg,又称热流率,DTA曲线的纵坐标表示温差,单位为温度℃(或K)。
试比较DTA曲线和DSC曲线的区别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a.DSC曲线:在控制温度变化情况下,以温度(或时间)为横坐标,以样品吸热或放热的速率,即热流率dH/dt(单位毫焦耳/秒)为纵坐标所得的扫描曲线。 b. DSC曲线: 吸热效应:用凸起正向的峰表示 (热焓增加); 放热效应:用凹下的谷表示(热焓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