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5关于焦虑、强迫症谱系、创伤后应激和分离性障碍的工作组对元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综述(Craske等人,2009;弗里德曼等,2011b;Phillips等人,2010a;Stein等人,2010c)。第一个结论是,焦虑症的特征是对威胁的敏感性增加,这反映在自我报告的恐惧和焦虑中,以及对威胁刺激的生物-行为反应增强,尽管维度方法显然很重要,但将这...
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像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因不愿过度改变而导致拒绝离家,像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因妄想或幻觉而忧虑分别,像广场恐怖症中的因没有一个信任的同伴陪伴而拒绝出门,像广泛性焦虑障碍中的担心疾病或伤害会降临到其他重要的人身上,或像疾病焦虑障碍中的担心会患病。 【诊断...
E.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通常持续至少6个月。 F.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G.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的解释,包括:(如在广场恐怖症中的)惊恐样症状或其他功能丧失症状:(如,在强迫症中的)与强迫思维相关的事物或情况:(如,在创伤后应激...
在创伤及压力源相关障碍章节,DSM-5定义了包括反应性依恋障碍、失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等疾病,并讨论了它们与焦虑障碍的关系。在争议与批评方面,DSM-5过程涉及了决策的透明性、消费者参与、疾病分类的医学化、诊断数量增加的争议以及焦虑障碍的文化适应问题。尽管存在...
对人恐怖症(例如,在日本和韩国)以经常担心自己的社交评价为特征,达到了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与个体害怕“可能令其他人不舒服”有关(例如,我凝视别人,因而他们看别处或回避我),有时这种担心会达到妄想的程度。这种症状也可以发现于非亚洲的环境中。对人恐怖症的其他表现也可能符...
DSM5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第1页 忧愁阻碍 分别性忧愁阻碍 A.个体与其迷恋对象分别时,会产生与其发育阶段不相当的、过分的惧怕或忧愁,起码 切合以下表现中的3种。 1.当预期或经历与家庭或主要迷恋对象分别时,产生频频的过分的难过。 2.连续性和过分的担忧会失掉主要迷恋对象,或担忧他们可能遇到诸如疾病、受伤、灾害 ...
恐惧是植物神经状态,调动的是整个心血管系统,例如心跳加快、呼吸急速;而焦虑反应基本上就是肌肉紧张,感觉到有问题,想采取回避的行为,能不能不做这件事儿。两者久而久之都会对人体产生损害,只是所调动的躯体部位不同。 一、分离焦虑障碍 大部分的焦虑障碍都是青年的晚...
DSM-5诊断系统中并未将“人格分裂”列为一种正式的诊断,与之相对的是焦虑型人格障碍。焦虑型人格障碍以持续的担忧和紧张为特征,可能由遗传或环境因素触发,并可能导致个体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回避行为,影响其社交能力。该障碍的典型症状包括过度担忧、易怒、难以放松以及对批评和拒绝的高度敏感,这些症状有时会导致自我否...
有分离焦虑障碍的儿童可能拒绝上学,进而造成学业困难和社会隔离。当对预期中的分离感到极端心烦意乱时,儿童可能会显出愤怒或偶尔攻击那些强迫其分离的人。在儿童身上,该障碍通常在学前期起病,而在青少年期和成人期较为罕见。分离焦虑障碍的起病可能在一些案例中持续贯穿成人期。然而,大部分儿童能够免于...
社交焦虑障碍的DSM-5诊断标准 A.个体由于面对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境时而产生明显的害怕或焦虑。例如,社交互动(交谈、会见陌生人),被观看(吃或喝的时候),以及在他人面前表演(演讲时)。 B.个体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现的焦虑症状会导致负性的评价(即被羞辱或尴尬;导致被拒绝或冒犯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