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 lcore初始化及执行任务分发 上图中一共使用了三个cpu核,master core负责进行任务初始化和分发,两个lcore执行任务。 5、转发模型 DPDK转发框架分为run tocompletion模型和pipeline模型,对比图如下: 图5 DPDK转发模型对比 DPDK run to completion模型中每个报文的生命周期只能在一个线程中出现,每个物理核都负责处...
rte_lcore_id(void) 函数功能:返回当前运行的lcore ID。 rte_get_master_lcore(void) 函数功能:返回管理lcore的ID。 rte_get_next_lcore(unsigned i, int skip_master, int wrap) 函数功能:获得下一个enable的lcore ID。 rte_lcore_index(intlcore_id) 函数功能:Return the index of the lcore start...
由于dpdk 程序在运行前并不确定系统上的逻辑核数目,但是它内部实现为需要提前分配每个逻辑核的 lcore_config 结构的方式,而分配多少个逻辑核的 lcore_config 就成为了一个必须的参数,为此 dpdk 预设了一个参数,默认支持 128 个逻辑核,同时这项配置也导出到 .config 中让用户动态配置。 这样当 dpdk 程序运行时,...
‘lcore_set’and‘cpu_set’ can be a single number,rangeoragroup. A numberisa “digit([0-9]+)”; arangeis“<number>-<number>”; agroupis“(<number|range>[,<number|range>,...])”. 做了一个测试程序code,效果如下: [root@D128 dpdk_lcores]# ./build/app/testEAL:Detected4lcore(s...
隔离DPDK App 使用 lcore 使用基于 Intel VT-d 的 Linux IOMMU Pass-Through 来运行 DPDK App Lcore-related options(逻辑线程相关参数) -c <coremask>:选项参数可以使用指定的 lcore 来运行 DPDK 应用程序,是一个十六进制的掩码,掩码的每个位对应于 Linux 提供的 lcore ID。例如:-c 3,3...
当应用程序调用类malloc函数时,malloc函数将首先索引调用线程的lcore_config结构,并确定该线程的NUMA节点。NUMA节点用于索引malloc_heap结构的数组,该数组作为参数传递给heap_alloc()函数,以及请求的大小、类型、对齐方式和边界参数。 heap_alloc()函数将扫描堆的free_list,并尝试找到适合存储所请求大小的数据的空闲块,...
lcore_id; //逻辑核id core_id; //硬核id socket_id; //NUMA节点id } class core coremap //所有逻辑核的映射表 dpdk设计的多核架构一般会有主从核之分,主核负责完成各个模块的初始化,从核负责具体的业务处理: 服务器启动时选取一个逻辑核做主核; ...
2) lcore之间的通信 need-to-insert-img 为了在内核之间提供基于消息的通信,建议使用提供无锁环实现的DPDK ring API。 该环支持批量访问和突发访问,这意味着只需要一次昂贵的原子操作即可从环中读取多个元素(请参阅 Ring 库 )。 使用批量访问操作时,性能会大大提高。
printf("Entering main loop on lcore %u\n", lcore_id); while (!force_quit) { // 从每个端口接收数据包并处理 for (int port = 0; port < RTE_MAX_ETHPORTS; port++) { uint16_t nb_rx = rte_eth_rx_burst(port, 0, pkts_burst, BURST_SIZE); ...
1.?EAL中的lcore DPDK的lcore指的是EAL线程,本质是基于pthread(Linux/FreeBSD)封装实现。Lcore(EAL pthread)由remote_launch函数指定的任务创建并管理。在每个EAL pthread中,有一个TLS(Thread Local Storage)称为_lcore_id。当使用DPDK的EAL‘-c’参数指定coremask时,EAL pthread生成相应个数lcore并默认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