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擁有一台有Type-C Port並支援DP ALT MODE的螢幕,該螢幕支援USB PD (Power Delivery) 100W,也擁有一台微型電腦可透過Type-C Port來供電,這樣的組合配置下,僅需透過一條Type-C傳輸線就可以讓微型電腦靠著螢幕進行供電,並可同時傳輸畫面,USB裝置也可以透過螢幕的USB 集線器來與微型電腦連接,這是以前從來沒有辦...
減少多電腦工作站桌面的亂象,就從 USB-C 線開始。ATEN US3311 採用單一 USB-C 線連接電腦,能傳輸影像、音訊、資料和充電,大幅減少線材使用,並可讓兩台 USB-C / Thunderbolt 3/4 裝置;例如:筆電、平板,以及具有 Dex 模式的手機共享一台螢幕與一組滑鼠鍵盤,有效節省桌
我是一個「重度的多螢幕 + 跨平台」的使用者,我在電腦工作一定要「雙螢幕」,而且螢幕還要「夠大」才能看得舒適;由於工作需求,我又必需在 Windows / MAC OS 兩種系統操作,檔案交替可以交給 NAS,跨螢幕切換可以交給BenQ beCreatus DP1310來幫我完成。 = 我的工作桌與使用型式 = 圖01 上圖就是目前我的工作桌...
Duo Flex US33112埠USB-C 4K DisplayPort KVM跨裝置切換器為多工使用者設計,專為Type-C裝置所設計的切換設備,不論是筆電、平板、主機甚至是iPhone 15 Pro,只需要一組螢幕、鍵盤和滑鼠,即可輕鬆於兩個裝置間以三秒快切,體驗無縫切換的快感。此台KVM跨裝置切換器更支援高達8K, 4K@144/120Hz解析度,滿足高階影像...
然而DP1.4 為現行市面上最新、最高畫質的顯示傳輸技術,透過DP1.4 的傳輸規格,可以輸出到最高7680×4320 @60Hz(8K) 的解析度。DisplayPort的高速訊號為一種單向的傳輸技術,Source (發送端 – 如電腦) 會將高速訊號輸出到 Sink (接收端 – 如螢幕),以達到高畫質的顯示。
圖一: DisplayPort 2.0: UHBR Modes 未來USB Type C接口將成為電視、螢幕、個人電腦及筆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主流接口。與傳統USB相同,USB Type C在系統上是外露給使用者隨時可以插拔的接口,最普遍的應用就是隨插即用、隨拔即關,然而這個熱插拔動作卻也經常是造成電子系統工作異常、甚至造成USB Type C控制...
DP1.4 為現行市面上最新、最高畫質的顯示傳輸技術,透過DP1.4 的傳輸規格,可以輸出到最高7680×4320 @60Hz(8K)的解析度。DisplayPort的高速訊號為一種單向的傳輸技術,Source (發送端 – 如電腦) 會將高速訊號輸出到 Sink (接收端 – 如螢幕),以達到高畫質的顯示。
採用數位轉換晶片,只將DisplayPort (DP) 信號轉為VGA信號,輸出最高支持1920X1080。 注意 : 不能將VGA訊號轉換為DisplayPort,請勿買錯,這是將DisplayPort (DP) 轉換為VGA螢幕使用 搭配的螢幕如果太老舊可能無法使用。 此款DisplayPort (DP) 轉VGA轉換器,信號可送到CRT/LED顯示器,及投影機等,輸入 DisplayPort (DP...
若線纜能力不足,在用10Gbps以上的傳輸速率傳輸影像時訊號損耗太大,將造成螢幕點不亮或功能出問題。因此,在連接時可以讓DP2.0 Source或DP2.0 Sink辨別連接上的線纜規格,如果是UHBR線纜,後續Link Training才使用UHBR傳輸速率;若不是則使用較低的傳輸速率,像是HBR3或更低的傳輸速率。相對的DP1.4 Source與DP1.4 Sink...
若線纜能力不足,在用10Gbps以上的傳輸速率傳輸影像時訊號損耗太大,將造成螢幕點不亮或功能出問題。因此,在連接時可以讓DP2.0 Source或DP2.0 Sink辨別連接上的線纜規格,如果是UHBR線纜,後續Link Training才使用UHBR傳輸速率;若不是則使用較低的傳輸速率,像是HBR3或更低的傳輸速率。相對的DP1.4 Source與DP1.4 S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