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电荷转移:电阻的计算公式 & Marcus电子转移理论 更新:26 APR 2016 参考文献: [1] Mechanisms for DNA Charge Transport. Chem. Rev. 2010, 110, 3, 1642-1662 【电子转移机理】 Superexchange: coherent orbital-mediated tunneling, where, for electron (hole) transport, the high-energy LUMOs(HOMOs) on...
《ROS和电子转移诱导的DNA损伤机理的理论研究》是依托上海大学,由李敏杰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文摘要 活性氧物种(ROS)、紫外线照射和电离辐射引起DNA链的损伤,在基因突变、癌症、细胞衰老等重要的生命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ROS、电子转移诱导的两种重要的DNA损伤机理的理论研究是核酸化学的基础。.本项目...
《DNA碱基自由基修复及其电子及空穴转移机理》是依托兰州大学,由郑荣梁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面上项目。 项目摘要 采用了国际先进技术--脉冲辐鲜和瞬时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DNA碱基胸腺嘧啶和-磷酸鸟苷遭到至今发现的最强致癌物羟自由基攻击后形成的加合物,已知这些加合物能使细胞癌变。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从中国民间草药...
《醌类光敏剂电子转移光氧化DNA及其组分的激光光解研究》是一篇学术论文,作者是马建华,林念芸,姚思德教授指导。副题名 外文题名 Electron transfer oxidation of DNA and its components by quinone photosensitizer 论文作者 马建华著 导师 林念芸,姚思德教授指导 学科专业 无机化学 学位级别 d 1999n 学位授予单位...
但在2 月 21 的美国法医学年会上法医科学家 Cynthia Cale 发表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通过长约 10 秒的握手就可以将一个人的 DNA 转移到他从未接触过的物体上。 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法医学家 Leann Rizor 在大会上报告表示,在先前的一项独立研究中发现,最后一个接触物品的人和在物体上遗留 DNA 最多的人往往并...
e-dna型传感器中的调节电子转移动力学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技术要求于2019年6月12日提交的名称为“modulating electron transfer kinetics in e-dna-type sensors(e-dna型传感器中的调节电子转移动力学)”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860,772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新型传感器设计,其中受体结合传感器的识别元件与次级电荷转移调节部分共沉积在传感电极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是DNA型传感器,诸如基于适体的传感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二级电荷转移调节部分(moiety)是氧化还原报告基因(redox-reporter)标记的寡核苷酸,诸如2至20个碱基的短寡核苷酸。在一些...
图2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DNA转移工作流程 液滴微流控平台通过将供体和受体细胞封装在微小的油包水乳液液滴中,使得细胞之间距离更近。这种物理上的接近增加了成功共轭的潜力,从而提高了基因转移的速率。此外,该平台允许对实验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例如供体-受体细胞比例和共培养时间),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可以最大化DNA转移...
卟啉|卟啉环的电子转移能力及其催化脱氮机理研究 通过四苯基卟啉四磺酸(TPPS)在脱氮体系中的性能,探讨了卟啉环在金属卟啉中的电子转移能力和机理。 对血红素、叶绿素c和TPPS的前沿轨道计算表明,卟啉环对金属卟啉的电子转移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批量试验表明,0.25 mM TPPS体系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率分别是无T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