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BCL是一组异质性较强的大B细胞淋巴瘤,其中80%属于DLBCL-NOS(非特指型),20%属于DLBCL-variants(主要包括13种特殊亚型)。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亚类,约占所有淋巴瘤的1/3,占B-NHL的1/2。 COO分型:2000年Louis M. Staudt教授等采用基因芯片表达谱(GEP)技术将DLBCL分为生化中心来源(GCB)和活化 B 细胞样(AB...
基于细胞来源的病理分型(COO分型)[5-7] 目前最常用的病理分型采用Hans分类(GCB和non-GCB),但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准确率不高,不能分辨ABC亚型。Theophraste免疫组化法采用了新的免疫组织化学模型对DLBCL进行分型,此分型方法与传统的基因...
DLBCL COO分型对于评估患者预后及制定个性化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DLBCL-COO Assay能够较好地区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分子亚型,并与金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主要研究者李小秋教授指出,“基于PCR技术的DLBCL COO分型检测,平台更开放,操作更简易,适用于广大分子病理实验室,有望作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COO分型是基于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细胞来源和生物学行为进行的。它将DLBCL分为三个亚型:生发中心型(GCB)、活化B细胞型(ABC)和转化型(TC)。 1.生发中心型(GCB):具有生发中心起源的DLBCL,表达较高的B细胞标志物,如CD10、Bcl-6、AFP等。 2.活化B细胞型(ABC):具有活化B细胞特点的DLBCL,表达较低的B细胞...
WHO根据基因表达谱不同,将DLBCL的细胞起源(COO)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活化B细胞样(ABC)和第三型DLBCL,但这种分型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018年《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4种LymphGen基因分型,但也仅能覆盖46.6%的DLBCL,因此,2020年Cancer Cell上在此基础上发表了...
Table 1 三项研究的DLBCL主要亚型分型的比较 Fig.7 各亚群患者的生存情况统计 最新的分子分型研究及其诊疗价值 虽然这三项研究在分子分型上对于部分基因突变的归属有些许差异,但通过对病人的随访追踪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分子分型对于患者的预后评估相较于传统的COO分型,仍是有显著意义的。然而,技术和经费上的困难,...
WHO 根据基因表达谱不同,将 DLBCL 的细胞起源(COO)分为 3 种亚型:生发中心 B 细胞样(GCB)、活化 B 细胞样(ABC)、第三型(Type 3),后两类也可以称为 non-GCB。GCB 和 non-GCB 占 DLBCL 比例分别为 30%、70%。 2018 年,Schmitz 等确定了 DLBCL 的 4 种不同基因亚型,这 4 种亚型存在于 46.6%的...
基因表达谱的常用方法是从冷冻组织中提取RNA做微阵列分析,然而因其价格昂贵,并不是每位患者都可以承担。于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人们发现DLBCL的GCB和ABC亚型内部也存在异质性,仅凭COO分型,不足以解释形形色色的治疗反应差别。 科学家们随后认识到DLBCL的生物学异质性,不仅受到其GEP表型影响,更可能直接...
对于DLBCL患者进行预后分层除了应用国际预后指数(IPI 指数)之外,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细胞起源分析,简称COO(cell of original)。根据COO模型,DLBCL可分成:生发中心来源(GCB)、活化b细胞来源(ABC)以及不能分类(UN)这3类,其中ABC型患者的预后显著差于GCB型和UN型的患者。人们很容易想到针对ABC型患者在治疗上进行新的...
DLBCL的分类策略很多,包括基于FISH(MYC、BCL2和/或BCL6重排;WHO分类的高级别淋巴瘤/三打击淋巴瘤)、基于基因表达谱的细胞起源(COO,分为ABC、GCB和未分类型)、染色体评估的GenClass遗传分类(分为GCD、BN2、N1和EZB)和LymphGen分类(包含N1、ST2、BN2、MCD、EZB、A5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