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计算过程中为了处理Cu原子d电子的强关联效应,我们对Cu原子的d电子采用了+U修正,U值设置为4.0 eV。 图3 从掺杂Cu前后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的对比,可以看到通过Cu取代Pb,会使得体系从半导体变成导体,掺杂后的体系在费米面附近有一条展宽较小的平带,主要由Cu的d电子和O的p电子贡献。这一结果与arXiv上其他5...
此外,络合物的构型如图 2B 所示。 中心原子、配体和配合物的总态密度(TDOS)见图 2C。如图 2C-1 所示,- 0.58 和 - 0.39 a.u. 是 Cu(H2O)42+ 的 4 s 轨道,而 L1 的 TDOS 比 Cu(H2O)42+ 的大,表明 L1 带有更多电荷。此外,将 L1 的 TDOS 与配合物的 TDOS 进行比较,发现配合物的所有 TDOS...
ESP结果表明,FeCuAgCeGd-HEAzyme对H2O2具有有效的吸附能力。 H2O2在Gd、Ce、Fe、Cu和Ag位点上的吸附能分别为-1.253、-1.260、-0.766、-0.426和-0.403 eV(图6C),表明Gd的吸附能力最强。吸附的 H2O2 可在 Gd、Ce、Fe、Cu 和 Ag 位点活化为 H2O2*(图 2D),O=O 原子与金属位点紧密结合,形成不稳定的中间体(...
不稳定的意思是不是说这种单原子的Cu不容易存在?+U主要是矫正电子的相关作用,对于单个原子来说,由于...
解决:通过对标准的GGA 进行+U修正,也即 GGA+U的方法,或采用杂化泛函HSE06,计算得到了与实验值更为接近的电压,见下图。 标准GGA与GGA+U、HSE06计算得到各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嵌锂电压 在含有3d 过渡金属离子的氧化物正极材料计算中,强关联效应已经公认为需要考虑的效应。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 and Energy:高负载单原子 Cu-N3 位点催化过氧化氢分解,选择性地诱导产生单线态氧,用于废水净化 第一作者:Fuhang Xu 通讯作者:赖萃 通讯单位:湖南大学 本研究主要是开发一种利用 Cu-N3 催化剂选择性产生单线态氧降解污染物的高效废水...
LDAUJ= 1.0 0.0 0.0 0.0 原子顺序是Cu、O、S、H。所以在设置U值时的LDAUL的顺序是2...
解决:通过对标准的GGA 进行+U修正,也即 GGA+U的方法,或采用杂化泛函HSE06,计算得到了与实验值更为接近的电压,见下图。 标准GGA与GGA+U、HSE06计算得到各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嵌锂电压 在含有3d 过渡金属离子的氧化物正极材料计算中,强关联效应已经公认为需要考虑的效应。
我按照网上设置的DFT+U,结果发现不收敛。高熵合金里面的元素:Al Cr Ni Co Fe Cu,...
此外,在沙林吸附后,虽然CuO2和CNT之间的两个C-O键发生了很小的变化,但Cu 3d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即在费米能级以下−3.61 eV至−1.75 eV范围内的重叠峰表明沙林中的O2p轨道和CuO2/CNT中的Cu 3d轨道之间存在强烈的杂化。因此,掺杂CuO2通过在沙林中的Cu和O之间形成相互作用,有助于CNT对沙林分子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