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即便DDT被分解了,它依然是有毒的,它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全球生态,而关于DDT的长期影响至今没有一份有说服力的评估。
DDT曾被誉为杀虫良药,后来人们发现它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和牲畜,宣布其为禁用农药。这说明答案 一因可以产生多种结果#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复杂的#人们对因果联系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
到1991年已有26个国家全面禁用,包括韩国、智利等,我国则在2007年开始停止生产DDT。 残留蓄积,DDT具有持久的毒害性。DDT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之一,这些毒物能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作用有较高抵抗能力;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级的生物造成影响;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地...
DDT曾是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之一,它可用于防治棉花蕾铃期害虫、果树食心虫、农田作物黏虫、蔬菜菜青虫等,使农作物免受害虫侵害,保障农作物获得丰收,使世界各国免受饥饿的威胁;也可用于治理环境卫生,防治蚊、蝇、臭虫等,保护人类免受疟疾、伤寒等疾病的侵害。 ...
DDT是一种浓烈的、持续长久的毒药,但害虫逐渐产生了一种对它的耐药性。到了20世纪50年代,药的用量必须要双倍才行。这个情况意味着化学药品对人类也形成了一种威胁。许多西方国家现在禁止使用DDT,但它仍在其他地区使用,例如用于防治传播疟疾的害虫。在那些地区,对它给人类健康所带来的好处的考虑超过了...
过去的25年里,DDT从诺贝尔颁奖台上走向全球禁用,但这段荣耀的历史却在大海的深处延续。海洋底层发现的废料桶将这个曾经的“救星”还原成了人类疏忽的产物。与其说是DDT离开了舞台,不如说是人类继续挑战大自然的底线。人类对地球的挑战似乎永无止境,全球变暖、污染物排放、塑料垃圾的肆虐,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逃避的...
到底该禁用还是使用?一方面,环境学家要求全面禁用 DDT;而另一方面,疾病控制学家主张使用DDT。当务之急是研究出一种DDT的替代品。其实与DDT相似的化学物质有很多,但是没有一种能做到在价格便宜的同时又能有强大的作用,未来几年淘汰DDT的计划可能并非易事。DDT是诺贝尔奖的污点吗 诺贝尔奖的授予是指在某个领域...
从1970年到1980年代,大多数发达国家开始禁用DDT,此后全球开始逐步禁止DDT的使用,2004年生效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在全球范围内禁止了几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DDT就被包括在内,但DDT在防止蚊子等领域中,仍然有豁免权,因为没有一种技术可以比DDT低成本且高效。2009年4月16日,中国环境保护...
DDT被禁用主要是因为A.急性毒性太高B.使用成本太高C.致癌作用D.在环境中持久存在且容易生物富集搜索 题目 DDT被禁用主要是因为 A.急性毒性太高B.使用成本太高C.致癌作用D.在环境中持久存在且容易生物富集 答案 D 解析收藏 反馈 分享
而禁用DDT则导致了 当时几乎快被禁绝的 疟疾卷土重来 使得数千万人无辜枉死! 这件事还要从 卡逊生活的时代说起 那是一个DDT备受推崇的年代 当时人们认为DDT是一种 几乎对所有害虫有效 又对“人类无害”的“万能杀虫剂” 是“革命性”的新农药和“虫子原子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