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介绍的是DDS的基本原理,这节再简单介绍FPGA实现DDS的原理,两者基本原理不变,FPGA会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改。 在例化RAM时初始化RAM内容的方式将固定(波形)数据存储到FPGA中,然后FPGA通过设计的相位累加器来计算并选择RAM中的数据(先控制地址),最后将数据给定的频率控制字输出给DAC,外围DAC转换后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后...
通常,FPGA并不擅长浮点运算,第三种情况,上式的(32/0.5)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正弦波周期一样的情况下,将精度N调高一位,N=6,(2^5 * 2)/(0.5 * 2),此时fword就不用为0.5,而是1 相位控制字pword的参数解释,如果从x轴为8的数据开始取,那么相当于正弦波相移了90°,pword = 8,这就是相位控制字 二、D...
原理分析 当FPGA控制DAC输出一个周期的正弦信号时,从图中可看到共32个采样点(最后一个点和第一个重合),若每1ms输出一个数值且每个点都输出,则输出一个完整的周期需要32ms,因此该信号的频率为1000/32(f=1/T) 现在若需要这样一组数据输出一个频率为2x(1000/32)的信号,即输出一个完整的周期为16ms,此时只能...
DDS结构的FPGA实现 一、DDS工作原理 以正弦信号为例,DDS大概就是将M个点的一个周期的正弦序列存入ROM中,序列数据的地址就是正弦信号的相位; 通过修改频率控制字(Fword)来改变每隔多少个地址取ROM里的数据进行输出。频率控制字越大,从ROM取出的数据点就越少,点数越少,输出一个周期信号的时间就越短,从而改变了...
DDS原理及FPGA实现 一个按一定速度沿x轴行进,同时半径按一定频率在圆周上滑动的圆,最后留下的痕迹就是一个正余弦波。 DDS全称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irect Digital Synthesis),简单来讲,分以下几步: 1.抽样 既然是数字频率合成,那么从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必不可少。这个过程就是抽样的过程。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律...
1.2 直读方式DDS的原理 直读法(DDWS)工作流程是,把所需要的DDS的波形,直接用Matlab抽样量化,然后把量化的数据直接存储到FPGA的BlockRAM中,再在时钟频率的控制下直接从BlockRAM中读取数据,D/A后输出原来波形。 2 数字实现 2.1 DDFS的数字实现 由于D/A之前都是数字部分,为了分析其原理数字控制的实现过程,参考如图2...
最后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了改进结构的DDS。与专用DDS芯片相比成本更低、操作更加灵活,而且还能在线更新配置。 1 DDS的基本原理及杂散分析 1.1 DDS的基本原理 DDS的基本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它由L位相位累加器、ROM、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及低通滤波器(...
DDS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其基本结构包括:相位累加器PA、波形查询表ROM、数模转换器DAC及低通滤波器。 DDS的工作过程为:在参考时钟fc的作用下,相位累加器对频率控制字FCW(Frequency Control Word)进行线性累加,将其高W位作为地址码通过波形查值表ROM变换,产生D位对应信号波形的数字序列,再由数模转换器DAC将其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