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CORN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研究初始阶段共纳入2018年3月15日~2019年12月20日期间在日本81个心血管中心接受治疗的2,557例症状性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对其2,946条患肢的3,236处股腘动脉病变进行DCB治疗。手术器材使用Lutonix(低...
根据病变双侧钙化程度和病变长度,DA+DCB组病变复杂程度较PTA+DCB组更高。 2、通畅率结果:尽管DA+DCB组的钙化负担显著高于PTA+DCB组,但两组在1年的一期通畅率上是相当的。即使是是在钙化负担较重的情况下,DA+DCB组仍显示出无支...
法国当地时间2024年5月1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翟光耀教授在欧洲介入心脏病学大会(EuroPCR 2024)上分享了关于药物涂层球囊(DCB)在新适应症中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翟教授通过一个详细的案例展示了DCB在处理左前降支(LAD)近端初发病变中的效果,并介绍了对该类病变进行治疗的“潞河方案”这一创新治疗方案。
使用DCB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伴高出血风险患者病变预处理中,在IVUS指导下使用NSE棘突球囊预扩张,在7个月随访期,可能比普通球囊获得更佳的预处理效果。参考引用 Junjie Zhang,MD.The pre-dilatation efficacy of scoring balloon versus conventional balloon in patients with de novo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reated ...
近日,ACC 2024大会上,韩国延世大学Severance心血管医院Young-Guk Ko教授团队开展的IVUS-DCB研究探讨了相比血管造影,IVUS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腘动脉疾病时的效果。 《国际循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比较常见的血管类疾病之一,这类疾病的发病情况和诊断标准是什么?
PASSWORD研究结果也表明,对于适合DCB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别是De-novo病变,使用棘突球囊(NSE)进行预处理后,患者靶病变失败率(TLF)较低。棘突球囊(NSE)预处理后DCB(新普畅™)治疗冠状动脉病变,总的累积TLF为3.0%(14/463),其中治疗ISR病变的TLR明显高于治疗De-novo病变的TLR,影响了累积TLF值: ...
研究显示,与传统球囊相比,在IVUS引导下对高出血风险患者的DCB治疗前应用NSE棘突球囊进行预处理可能与术后7个月随访的更大管腔面积获得相关。张俊杰教授在评价该试验时指出本试验为小样本、单中心试验,且选择了MLA变化的替代终点作为主要终点,但仍体现出NSE棘突球囊在优化预处理方面的重要临床价值和改善冠脉介入手术预后...
先瑞达医疗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中国首款外周DCB产品,比第二款同类产品领先约4年时间,拥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先瑞达医疗的核心产品有AcoArt Orchid & Dhalia和AcoArt Tulip& Litos,两者均为紫杉醇DCB,其中AcoArt Orchid & Dhalia用于SFA和PPA病变的腔内治疗。AcoArt Tulip & Litos则用于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腔内治...
针对DCB在冠脉原位血管病变中的应用,《2020 DCB国际专家共识》建议:单用DCB治疗Denovo小血管(血管直径≤2.75 mm),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劣于DES,且这一效果可持续3年;单用DCB策略针对Denovo大血管同样安全有效,但目前尚缺乏大规模、随机、头对头的临床研究证据。针对DCB在冠脉分叉病变中的应用,《2020 DCB国际专家...
药物涂层球囊(DCB)是一种新的、成熟的介入治疗技术,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的处理。随着《DCB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发表,DCB新技术逐渐应用于我国冠脉疾病治疗。 近日,重庆云阳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伦在“DCB应用策略与实践之线上专题沙龙”上作了题为“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脉原发病变”的报告,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