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技术原理 02 送样要求 03 组蛋白修饰CUT&Tag实测结果展示 04 转录因子CUT&Tag实测结果展示 CUT&Tag案例解析 引言 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是基因转录调控的关键环节,也是启动基因转录的重要前提。这种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组蛋白、转录因子、DNA甲基化酶和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等。这些蛋白质与DNA的互作在细胞内发挥着极其...
2019年4月29日Henikoff实验室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上公布了ChIP-seq实验的新技术CUT&Tag(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让细胞量从10,000个降到了60个甚至单个细胞,且在传统ChIP-seq存在的信噪比,数据重复性等问题方面均有质的飞跃。 CUT&Tag 原理 CUT&Tag是蛋白-DNA互作的一大革新技术...
1)实验原理 CUT&Tag是蛋白质与DNA互作的革新技术,无需通过甲醛交联以及免疫共沉淀,其核心技术为pA/G-Tn5 Transposase,将Protein A/G与Tn5转座酶进行融合,使得与抗体结合的同时,Tn5切割核小体上缠绕的DNA片段,获得目的序列。 图2. CUT&Tag原理图 2)实验流程 利用连有刀豆蛋白A的磁珠(ConA)结合细胞(与细胞膜...
在CUT&Tag中,用磁珠结合蛋白,并对细胞膜进行通透处理,使得特异性抗体进入细胞核特异结合靶蛋白,然后将蛋白-Tn5转座酶融合蛋白结合在一起。转座酶的激活导致染色质在接近蛋白质结合位点处被切割,同时添加了NGS衔接子DNA序列,并有效地产生了具有高分辨率和极低背景的片段文库。从活细胞到可测序的文库的所有步骤均可在台...
CUT & Tag(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即靶向剪切及转座酶技术,是一种利用酶锚定技术进行高效、高分辨率的DNA测序文库构建方法。
1.Cut&Tag原理 ChiTag是Protein A蛋白与Tn5转座酶的融合蛋白,当抗体结合目的蛋白(如转录因子、组蛋白等)后,Protein A蛋白可直接结合抗体,携带的Tn5转座酶可特异性的切割目的蛋白附近的DNA片段,并将DNA片段连上接头,文库构建后进行高通量测序。 图1 Cut&Tag实验流程图 ...
CUT&Tag技术原理 CUT&Tag(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是一种新的DNA-蛋白质互作研究方法,该技术涉及的核心酶原料是pG-Tn5或pA-Tn5(pA-Tn5 Transposase)。Protein A(pA)与pG的作用类似,特异性结合抗体,从而使得pA-Tn5具备更高的靶向性。Protein A 和 Protein G与不同种类和免疫原性的抗体的亲和力具...
在研究蛋白质DNA互作时,ChIP(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和CUT&Tag(Cleavage Under Target and Tagmentation)都是重要的技术手段。两者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场景,以下是对这两种技术的详细比较:ChIP技术 1.原理:ChIP技术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目的蛋白(包括修饰组蛋白、转录因子、辅因子及其他染色质蛋白)在...
CUT&Tag 是 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 的首字母缩写。 CUT&Tag 是一种新的检测目标蛋白质与染色质 DNA 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 它的核心技术点在于: 利用抗体把目标蛋白和基因工程改造过的 Tn5 转座酶吸附在一起; 利用Tn5 酶的转座功能对目标蛋白吸附区附近的 DNA 进行切断,并在切下的片段两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