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H2O)4 2+4d轨道没有电子;而Cu(H2O)6 2+的4d轨道有2对电子,所以后者受可见光照射能发生d-d跃迁,产生颜色.结果一 题目 解释水合铜离子[Cu(H2O)6]2+呈蓝色,而[Cu(H2O)4]+为无色? 答案 Cu(H2O)4 2+4d轨道没有电子;而Cu(H2O)6 2+的4d轨道有2对电子,所以后者受可见光照射能发生d-d跃迁,...
题目 判断下列配位化合物姜-泰勒效应大小的次序:[Cu(H2O)6]2+、[Co(H2O)6]2+、[Fe(CN)6]3-、[Ni(CN)6]4-。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解:Cu2+电子组态为d9Co2+电子组态为d7, Fe3+电子组态为d5, Ni2+电子组态为d8, 配位化合物姜-泰勒效应大小的次序:[Cu(HO)]> [Co(HO)]> [Fe(...
CU(H2O)6{2+} 元素 质量百分比鈾238.029g鈾238.029g氧95.9964g氧95.9964g碳12.0107g碳12.0107g氫12.0953g氫12.0953gCU(H2O)6{2+} 原子#氫12氫12氧6氧6碳1碳1鈾1鈾1 指令 这个程序决定一种物质的分子量。输入物质的分子式,它将计算出元素的组合物和质量的化合物中的每个元素的总质量。
高氯酸铜[Cu(C1O4)2•6H2O]易溶于水,120℃开始分解,常用于生产电极和作燃烧的催化剂等.实验室制备少量高氯酸铜的步骤如下:(1)制备纯净的硫酸铜称取15g粗CuSO4(含Fe2+)放入小烧杯
实验证明和DFT理论模拟都揭示了VCd介导的单原子Cu使Cu-S对位点成为具有更强催化活性的解离H2O和促进相应质子供应的位点,这有利于吸附的CO2通过双质子耦合双电子转移途径在相邻的Cd位点上发生质子化。这项研究证实了调节氧化半反应中质子...
(6)“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H)2CO3+4H+=2Cu2++CO2↑+2H2O,故答案为:Cu2(OH)2CO3+4H+=2Cu2++CO2↑+2H2O。以食盐等为原料制备高氯酸铜[Cu(ClO4)2•6H2O],则生成产物应生成高氯酸钠,电解I中为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歧化为高氯酸钠与碳酸钠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的...
硝酸铜晶体[Cu(NO3)2·6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农药、镀铜、搪瓷等工业。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硝酸铜晶体的某工艺如图所示:i)加适当过量Fe粉滤液2滤液1浸取、过滤ii)过滤i)稀硝酸辉铜矿石滤渣2→滤渣1(含S、SiO2等)i)加入物质a调pH,过滤操作XCu(NO3)26...
近日,《催化学报》在线发表了福州大学戴文新研究员和付贤智院士团队在光热协同催化NO还原产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报道了光热条件下Cu/CeO2通过NO-CO-H2O反应在温和条件下产生NH3的实验结果和反应机理的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宋昕杰...
故答案为:刚好不产生气泡;②称取7.0gCuSO4?5H2O和8.OgNa2CO3?10H2O,混合研细后加入70%HClO4溶液反应生成得蓝色高氯酸铜溶液,依据铜元素守恒计算得到理论上得到Cu(ClO4)2?6H2O的质量为7.0g250g/mol×371g/mol=10.388g产率=8.4g10.388g×100%=80.9%;故答案为:80.9%;③...
11.工业上制备 Cu(NO3)2•6H2O的流程如下: (1)步骤1中向装置内通入氧气可提高原料转化率、减少空气污染.用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氮氧化物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则降低空气污染 (2)步骤2中 ①调节pH值为使Fe3+沉淀完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cd(填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