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解释[Cu(NH3)4]2+的构型,根据正方形构型的分子(或离子)的中心体应是dsp2杂化,错误地认为[Cu(NH3)4]2+的中心离子Cu2+在形成配合离子时采取了dsp2杂化。 其实,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溶液中生成的一...
向Cu(OH)2的悬浊液中滴加氨水,氢氧化铜能与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的溶液,即生成了铜氨络离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故答案为:深蓝;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氢氧化铜能与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的溶液,生成了铜氨络离子,结合原子守恒...
解答 解: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而同时混合能反应,说明两者能互相促进,是两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氨与Cu2+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方程式可表示为:方程式可表示为:Cu+H2O2+4NH3═[Cu(NH3)4](OH)2,故答案为:Cu+H2O2+4NH3═[Cu(NH3)4](OH)2. 点...
Cu(NH3)4]2+呈深蓝色 在水溶液里,其实[Cu(NH3)4]2+有两个水配体(在八面体结构中相对). [Cu(NH3)4(H2O)2]2+中铜离子是正二价,d9 电子构型.在近似八面体场中,5个d轨轨道分裂成两个不同的能级.能级差正好落在可见光区.在低能级的d电子吸收可见光(黄光)受激跃迁到高能级,给出互补光--蓝...
结果一 题目 (Cu(NH3)4)2+ (Cu(H2O)4)2+ 哪个更稳定 答案 前一个离子更稳定.相对于二价铜离子来说,不同点就是配体不相同,因为N原子的配位能力比O原子的配位能力强,也就是说前一个配体可以更好的稳定二价铜离子相关推荐 1(Cu(NH3)4)2+ (Cu(H2O)4)2+ 哪个更稳定 ...
简单近似的理解就是铜离子周围是六配的,呈正八面体结构其中四个在同一平面呈正方形另外两个在垂直上一平面的方向上,但是这2个因为距离比较远,所以不计在考虑范围之内了.最后的结果看起来就是平面正方形的 四配形式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更多答案(1)...
[Cu(NH3)4](OH)2是络合物,[Cu(NH3)4]2+是络离子,在溶液中存在有络合平衡:[Cu(NH3)4]2+ == Cu2+ + 4NH3 是可逆的。生成铜氨络离子后,cu离子浓度减小。是
6+2-3×2 2=1,以此解答. 解答:解:(1)先生成蓝色沉淀,后氢氧化铜溶解在氨水中生成络离子,得到深蓝色溶液,发生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故答案为:形成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蓝色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Cu2++2NH3.H2O=Cu(OH)2↓+2NH4+...
过量的NH3.H2O和Cu(OH)2反应释放出来了OH-而OH-就和开始产生的NH4+ 重新结合成NH3.H2O了因此是Cu(NH3)4(NO3)2而不是Cu(NH3)4(OH)2 结果一 题目 过量氨水加入饱和硝酸铜溶液中,生成物为什么是Cu(NH3)4(NO3)2而不是Cu(NH3)4(OH)2 答案 因为 形成Cu(OH)2后得到了 NH4+ Cu2+ +2NH3.H2O==Cu(...
解析 二价铜离子这个比较特殊,用传统的配位价键理论解释起来有点麻烦. 简单近似的理解就是铜离子周围是六配的,呈正八面体结构 其中四个在同一平面呈正方形 另外两个在垂直上一平面的方向上,但是这2个因为距离比较远,所以不计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最后的结果看起来就是平面正方形的 四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