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位拉曼图(图3f,g)来看,在大约750 cm-1处的峰值在周期中呈现周期性波动,对应于C-O键的弯曲振动,证实质子嵌入在由C-O键连接的层中(图3h)。因此,它进一步证明了质子在CuCOx电极中的可逆插层化学。用XPS光谱分析了铜的氧化还原机理。 为清楚起见,本文只给出了CuCOx电极原始/放电状态下的XPS光谱。如图3i所示...
其中通过XPS俄歇谱对反应前后的Cu价态进行了分析,先是对未掺杂p-block元素的准石墨化碳层包裹Cu催化剂进行了分析(图 5),相较于直接碳溅射覆盖的Cu纳米颗粒,原位生成C壳保护层的Cu催化剂反应前后价态并没有出现明显改变(仍是Cu+/Cu0混合态,类似Cu2O/Cu),这就说明原位生成C壳有效保护了内层的Cu颗粒。同时俄歇...
xps深度剖面分析技术 探究这些 p -block元素在材料上的分布.随着溅射时间的增加(即刻蚀深度的增加,以n掺杂为例(图4)),c元素峰强度( xps c1 s , 285.3 ev )逐渐降低, cu元素峰强( cu + lmm 570.4 ev )从无到有,逐渐增强...
(a-c)HKUST-1的EPR、XPS和SEM; (d-f)250℃煅烧1小时后,HKUST-1的EPR、XPS和SEM; (g-i)250℃煅烧3小时后,HKUST-1的EPR、XPS和SEM; (j-1)250℃煅烧10小时后,HKUST-1的EPR、XPS和SEM。 要点解读:为了详细验证Cu二聚体原子位点调节和羧酸脱...
为了进一步理解碳覆盖层与Cu粒子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对反应的促进机制,作者又利用H2-TPR、XPS、In situCO-FT-IR和碳酸乙烯酯吸附加氢FT-IR等一系列表征技术对Cu@C/Si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Cu与石墨化的碳覆盖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形成了Cu+-O-C 物种,有助于提高碳酸乙烯酯吸附活化和加氢的性能。
在XPS分析中,俄歇 谱(Auger spectrum)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它可以提供有关元素价态和化学环境的额外信息。 对于Cu元素,其XPS图谱中通常会出现对应于不同价态的峰,如Cu+(亚铜)和Cu2+(铜)等。然而,有时候Cu 和Cu+的峰在XPS能谱中位置非常接近,难以直接区分。这时候,俄歇谱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 ...
核磁共振(NMR)分析显示没有液体产物,乙醇的法拉第效率可以忽略不计,每种催化剂在每种电位下的法拉第效率小于0.1%(表S4,支持信息),并且可能形成于残留的Cu NPs或纳米团簇(然而,通过我们广泛的TEM成像,XPS或XAS分析未检测到)或在NMR测量期间引入的杂质。因此,我们提出这样的Cu-N-C原子位对CO2RR生成CO有活性,而不...
研究者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Cu-C3N4的电子性质(图2e)。Cu LMM Auger谱证实了不含有金属Cu(0),Cu 2p谱中932.4和934.6 eV的两个峰分别归属于Cu(I)和Cu(II),表明Cu单原子可以作为理想的氧化还原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确定了Cu-C3N4的局部结构(图2f)。
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及元素映射表明C、N、Zn和Cu元素在Cu/Zn-MOF中均匀分布。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到Zn和Cu的特征峰,进一步证实了Cu/Zn-MOF的成功构建。此外,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曲线显示Cu/Zn-MOF具有高达1753.72 m²/g的大比表面积,并且具备微孔和介孔结构...
图2CO2RR后,重构的Cu2P2O7催化剂的(a) SEM,(b) HADDF-STEM,(c) HRTEM图像;(c) P 2p,(d)Cu2P2O7电极在CO2RR前后的Cu LMM XPS光谱,(e)Cu2P2O7电极在 –0.8 V时的Cu K边XANES的原位光谱。 通过电化学原位重构Cu2P2O7,去除P和O物种 (图2a)。与CuO-800相比,Cu2P2O7具有更小的晶粒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