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分析B元素的作用,采用热重分析研究了载体的热失重行为,如图2a,可以看出,加入B之后,BDC的氧化温度提高了约120℃,说明BDC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图2b、c、d显示了BDC-负载型系列催化剂对丙酮的催化氧化能力,研究发现,相对于负载量为4...
)的热重分析图。片状Cu(BDC-NH 2 )骨架的分解温度在284°C,耐热性较好。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成功了制备二维片状Cu(BDC-NH 2 )的MOFs材料。传统制备片状MOFs材料的方法是加入表面活性剂,不同的MOFs材料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种类,摩尔比例不同,大大增加了工作量,本发明制备的二维片状Cu(BDC-NH 2 )的MOFs材料,除...
FTIR和热重分析还证实了3D Cu-BDC中不存在DMF,表明2D/3D维度转变是通过去除配位的DMF发生的。在120℃搅拌下,3D Cu-BDC在DMF中的分散促进了通过DMF的配位将2D Cu-BDC重新构建为分离的2D薄片。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在PXRD图样中观察到3D Cu-BDC峰逐渐消失,同时2D Cu-BDC峰的出现(图3c)。2D Cu-BDC的重构在6...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以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和Cu(NO_(3))_(2)为原料合成了新型金属配合物[Cu(DHBDC)_(2)(H_(2)O)_(2)]_(n)(DHBDC=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使用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652(2)nm,b=0.547(8)...
硕士学位论文 Cu系MOFs及其衍生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Cu-based MOFs and their derived composite materials 作者姓名:乔晨霞 学科、专业: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学号:21707062 指导教师:田福平副教授 完成日期:2020年6月 大连理工大学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Cu2(BDC)2(BPY)为前驱体,碳化合成了Cu@NC-400材料,并考察其在硝基化合物还原 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相比Cu@C-400催化剂,N掺杂并未对Cu@NC-400的 催化活性表现出促进作用。但该催化剂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对卤代硝基苯的还原具有高 选择性。最后,在异丙醇和KOH反应体系中,发现在不使用任何金属催化剂的...
配位聚合物(4)[Cu(1,4-BDC)(imidazole)2]n和配位聚合物(5) [Cu(1,3-BDC)(imidazole)2]n分别以二元芳香羧酸对苯二甲酸(1,4-H2BDC)、间苯二甲酸(1,3-H2BDC)和含氮杂环化合物咪唑为配体,采用与配位聚合物(2)、配位聚合物(3)相类似的方式形成金属有机骨架。 五种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对苯甲醇氧化...
摘要:由Cu(Ⅱ)的硝酸盐与四氟对苯二甲酸(Hfbdc)的自组装得到标题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衍射单晶结 构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标题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问群为C2/c,晶胞参数:a=3.3739(51 .b:1. 5696(21 Ilm,c=1.6419(2)nm, =117.527(2)。。每个铜离子与来自4...
通过水热合成得到3个有机金属配位聚合物,即[Cu(1,2-BDC)(L)](1),[Cu(HBTC)(L)]·2H2O(2),[Co(HBTC)(L)]·H2O(3),(L=N,N-双(3-氨基吡啶)乙二酰胺,1,2-H2BDC=1,2-邻苯二... 王秀丽 隋芳芳 林...
热重分析(TGA)表明,Cu@FSL-1在800°C下是稳定的,仅下降了2.15 wt%且保留原有结构(图4d)。总体而言,Cu@FSL-1在水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耐辐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沸石自身的微孔结构并不能阻止强氧化性的酸溶液和气体对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