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FFR正常情况下的理论值为"1"。目前,欧美国家及我国指南均推荐将“0.8”作为阈值。如果测得FFR<0.75时,则病变诱发心肌缺血的可能性非常大,建议进行介入手术治疗、进行血运重建;当FFR>0.80时,病变诱发心肌缺血的可能性非常小,是药物治疗的指征;当FF...
病情分析:FFR是指测定血流储备分数,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FFR数值小于等于0.75,已提示冠状动脉中等狭窄,具有血流动力学的意义,也达到了放置支架的指征,若数值大于0.8,无明显狭窄,则提示心肌缺血的可能性较小。FFR是用于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目前临床上多采用CT和FFR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冠心病的诊断。这...
无创CT-FFR无需这样的复杂流程,在门诊即可实现冠脉功能学检查的一项新技术。CT-FFR技术结合了CCTA解剖和FFR功能评价,以静态CTA数据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法来模拟冠脉内血流与压力,再经过复杂图像处理和运算过程,不但能对血管狭窄处进行评估外,...
FFR已经用作检测心肌缺血的金标准,一般讲0.8作为阈值,如果FFR低于0.8,意味着这根血管只能提供80%正常状态下的血液,即已经出现了供血不足;如果高于0.8则被认为供血是可以接受的。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是目前无创性评价心脏血管解剖和斑块特征的最佳方法。在我国,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这一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
目前大部分临床研究中CT-FFR的界值是0.80。一项荟萃研究发现CT-FFR对FFR值有轻微的低估,当CT-FFR在0.70~0.80时发生诊断错误的可能性最大。为了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ICA,本共识专家组推荐CT-FFR的灰区设定在0.70~0.80,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其他信息来决定是否进一步进行ICA。
ctffr可能代表一个数据集,例如一个产品的产量或者销售额的数据,或者一种行为或特征的测量值。通过计算ctffr的变异系数,我们可以了解该数据集的变异程度,从而帮助我们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在具体计算ctffr的变异系数时,我们首先需要计算ctffr的标准差和平均值。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是求各个数据与...
为了保证算法的有效性,深脉分数DVFFR的模型不仅充分考虑了血管树的结构并进行全局优化,而且能对复杂病变进行训练学习,能够计算血管树各点的FFR值,实现FFR精准评估,并与压力导丝测量的FFR相比呈现较好的一致性。从时间来看,CT-FFR技术算不上新。早在2013年-2016年期间,美国、欧洲、中国等国家的心脏病学会陆续在...
在一个解剖学局灶性狭窄冠状动脉后的CT-FFR显著下降代表着病变特异性缺血,特别是当CT-FFR的数值<0.75的时候。当CT-FFR值逐渐下降,但CCTA上没有局灶性狭窄存在,特别是在灰区范围(0.76~0.80)的时候,需要考虑其他可能性:弥漫性病变、串联病变、相对于供血区心肌体积过小的血管以及硝酸盐反应不足。
CT-FFR技术,是基于冠脉CTA影像的AI仿真计算技术。通过前沿算法快速三维重建,结合流体力学仿真计算,得到冠脉任意位置的冠脉生理学CT-FFR值。CT-FFR为传统的缺血测试方法(如应力心电图、SPECT、PET等)提供了替代方案,有助于在术前做到低门槛安全准确筛查(狭窄病变),减少不必要的有创介入检查,也避免了部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