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程序 2.4 导航条1(navbar) 一个简单的带二级导航的导航条。需要约50行的CSS代码。 导航条1(navbar)样式图 演示程序 2.5 导航条2(navbar) 一个带尖角样式的导航条。需要约50行的CSS代码。 导航条2(navbar)样式图 演示程序 2.6 面包屑(breadcrumb) 一个简单的面包屑样式。需要约70行的CSS代码。 面包屑...
在CSS中,我们能够运用CSS的新特性@supports来协助我们做渐进加强和文雅降级相关的处置。比方在iPhone X这样的浏海处置,我们就能够借助该特性来做::root { --navBarHeight: 88px; --footerBarHeight: 150px; --safe-area-inset-bottom: env(safe-area-inset-bottom); --safe-area-inset-top: ...
演示程序 2.4 导航条1(navbar) 一个简单的带二级导航的导航条。需要约50行的CSS代码。 演示程序 2.5 导航条2(navbar) 一个带尖角样式的导航条。需要约50行的CSS代码。 演示程序 2.6 面包屑(breadcrumb) 一个简单的面包屑样式。需要约70行的CSS代码。 演示程序 2.7 块引用(blockquote) 常规的块引用样式,文章...
我们使用<nav>标签添加一个导航栏,页脚和容器<div>,容器中包含一个按钮(用于在明暗主题之间切换)和一些虚拟Lorem Ipsum文本。 为我们的HTML页面编写基本CSS 现在让我们为页面添加样式。在<head>中使用内联<style>标记的同一文件中添加以下CSS样式: HTML 代码: <style> * { margin: 0; } html{ height: 100%;...
<script src="https://cdn.freecodecamp.org/testable-projects-fcc/v1/bundle.js"></script> <nav id="navbar"> <ul> <li><a class="nav-link" href="#welcome-section">About</a></li> <li><a class="nav-link" href="#projects">Work</a></li> ...
:root { --navBarHeight: 88px; --footerBarHeight: 150px; --safe-area-inset-bottom: env(safe-area-inset-bottom); --safe-area-inset-top: env(safe-area-inset-top); } .nav-bar{ height: var(--navBarHeight, 88px); box-sizing: content-box; } .footer-bar { height: var(--footerBa...
.tab-navbar { display: flex; overflow: hidden; flex-direction: column-reverse; border-radius: 10px; width: 300px; height: 400px; nav { display: flex; height: 40px; background-color: #f0f0f0; line-height: 40px; text-align: center; ...
2.5 导航条2(navbar) 一个带尖角样式的导航条。需要约50行的CSS代码。 演示程序 2.6 面包屑(breadcrumb) 一个简单的面包屑样式。需要约70行的CSS代码。 演示程序 2.7 块引用(blockquote) 常规的块引用样式,文章排版必需的组件。需要约30行的CSS代码。
padding-top: var(--navBarHeight, 88px) } .footer-bar ~ .content { padding-bottom: var(--footerBarHeight, 150px) } @supports (padding-top:env(safe-area-inset-top)){ .nav-bar { padding-top: var(--safe-area-inset-top); }
「CSS变量」又叫「CSS自定义属性」,为什么会突然提起这个很少人用到的东西呢?因为最近在重构个人官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喜欢用上「CSS变量」,可能其自身隐藏的魅力,让笔者对它刮目相看。 谈到为什么会在CSS中使用变量,下面举个栗子,估计大家一看就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