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又称大肠癌,是指大肠上皮来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对结直肠癌预防、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人群结直肠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2020年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新发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攀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筛查和早期规范化诊断及治疗是改善CRC患者预后、降低CRC疾病负担的关键所在。但目前我国CRC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率偏低,为规范和优化中国CRC筛查和早期诊断及治疗,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就CRC流行病学现状、筛查和...
新辅助双免疫治疗在MSI-H/dMMR CRC中的疗效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是由于错配修复基因缺陷(dMMR)引起的一种基因组不稳定状态,这种现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在结直肠癌(CRC)中,大约10%的患者存在MSI-H/dMMR特征。 在2024年ASCO大会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Ⅰb期研究被提出,该研究聚焦于评估IBI310...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攀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筛查和早期规范化诊断及治疗是改善CRC患者预后、降低CRC疾病负担的关键所在。但目前我国CRC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率偏低,为规范和优化中国CRC筛查和早期诊断及治疗,中华医学...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根据WHO的统计,CRC约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0%,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预计到2040年,CRC的全球负担将增加到每年320万例新发病例和160万例死亡病例[1]。因此,研究CRC的机制并开发相关的治疗方法,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重要...
结直肠癌(CRC)作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第二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脂质代谢作为癌细胞的重要代谢特征,已被广泛报道参与癌症的发生、进展和耐药过程。FASN是脂质代谢的核心酶,可催化FA从头生物合成,维持细胞存活和促进细胞增殖。lncRNA是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转录本,它们可以通过调节mRNA转录、翻译和...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根据WHO的统计,CRC约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0%,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预计到2040年,CRC的全球负担将增加到每年320万例新发病例和160万例死亡病例[1]。因此,研究CRC的机制并开发相关的治疗方法,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重要任务。
在早期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治疗方案和策略,已积极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及转化研究;结直肠癌(CRC)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如CRC综合治疗策略的优化、免疫治疗的进展、新的靶向药物的研发、微小残留病灶(MRD)的价值探索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生存获益及更优的生活质量。2024年9月25日至29日,...
结肠直肠癌 (CRC) 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癌症,也是第二大常见癌症相关死亡原因。饮食是 CRC 的已知危险因素,但不同食物类别对 CRC 风险的影响也不相同。 加工肉类摄入量与 CRC 风险增加相关。每增加 50 克/天加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