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内存拆成两部分的解决方案,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里叫作哈佛架构(Harvard Architecture),来自哈佛大学设计Mark I 型计算机时候的设计。我们今天使用的 CPU,仍然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并没有把内存拆成程序内存和数据内存这两部分。因为如果那样拆的话,对程序指令和数据需要的内存空间,我们就没有办法根据实际的应用去动态...
An Outline of the Developments in Intel CPU Architecture: From 8086 to Core 2Introduction 1979: The 8088 and 80186 1982: The 80286 1985: The 80386 1989: The 80486 1993 to 2000: Pentium to Pentium 4 2006: Intel Core Conclusions...
数据流架构(Dataflow Architecture):在数据流架构中,指令的执行是由数据的可用性来触发的,而不是按照传统的程序控制流顺序执行。这种架构在并行计算和数据密集型应用中有优势。 矢量架构(Vector Architecture):矢量架构通过执行矢量操作,即同时对多个数据元素执行相同的操作,来提高计算性能。它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高性能计算...
这种CPU的设计中,微指令集较为精简,每个指令的执行时间都很短,完成的动作也很单纯,指令的执行性能较佳;但是若要做复杂的事情,就要由多个指令来完成。常见的RISC微指令集CPU主要例如甲骨文(Oracle)公司的SPARC系列,IBM公司的Power Architecture(包括PowerPC)系列,与安谋公司(ARM Holdings)的ARM CPU系列等。 复杂指令...
x86的32位架构一般又被称作IA-32,全名为“Intel Architecture, 32-bit”。 其64位架构由AMD率先推出,并被称为“AMD64”。之后也被Intel采用,被其称为“Intel 64”。一般也被称作“x86-64”、“x64”。 值得注意的是,Intel早在1990年代就与HP合作提出了一种用在安腾系列处理器中的独立的64位架构,这种架构...
MIPS架构(MIPS architecture,为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d stages architecture的缩写,亦为Millions of Instructions Per Second的相关语),是一种采取精简指令集(RISC)的处理器架构,1981年出现,由MIPS科技公司开发并授权,广泛被使用在许多电子产品、网络设备、个人娱乐装置与商业装置上。最早的MIPS架构是32位,...
X86指令集是美国Intel公司为其第一块16位CPU(i8086)专门开发的,美国IBM公司1981年推出的世界第一台PC机中的CPU–i8088(i8086简化版)使用的也是X86指令。3、MIPS架构 MIPS架构(MIPS architecture,为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d stages architecture的缩写,亦为Millions of Instructions Per ...
超标量架构(Superscalar Architecture): 允许CPU同时发射和执行多条指令,通过增加执行单元(如多个ALU)来提高处理能力。 多线程技术(Multithreading): 通过同时执行多个线程来提高CPU的处理效率。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是实现多线程的一种方法。 缓存优化(Cache Optimization): ...
该系列较早期的处理器名称是以数字来表示,并以“86”作为结尾,包括Intel8086、80186、80286、80386以及80486,因此其架构被称为“x86”。由于数字并不能作为注册商标,因此Intel及其竞争者均在新一代处理器使用可注册的名称,如Pentium。现时Intel把x86-32称为IA-32,全名为“IntelArchitecture,32-bit”。不过,...
IA-32(Intel Architecture 32-bit,英特尔32位体系架构) ,属于X86体系结构的32位版本,即具有32位内存地址和32位数据操作数的处理器体系结构,从1985年面世的80386直到Pentium 4,都是使用IA-32体系结构的处理器2.Intel80386年份: 1985年 (32bit)3.Intel80486年份: (32b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