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的计算公式为:Cp=(USL-LSL)/6σ,其中USL表示规格上限,LSL表示规格下限,σ表示过程的标准差。 例如,假设某个产品的规格上限为100,规格下限为80,过程的标准差为2。则Cp=(100-80)/(6×2)≈1.67。Cp值越大,表明过程的潜在能力越强,能够生产出...
Pp = 0.216 Ppk = 0.134;Cp = 0.222, Cpk = 0.138 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并就此打住。但是这里关于Cp和Cpk的计算存在很明显的错误,因为Cp和Cpk的计算是有两个必要条件的:1. 过程是稳定的(处于统计受控状态)2. 所观测的数据是呈正态分布的 没有这两个必要条件所计算出来的Cp和Cpk值是不...
从上述公式可以推导出:Cpk=Cp-|M-μ|/3σ,即Cp与Cpk的差值等于|M-μ|/3σ。为了使Cp尽可能接近Cpk,我们需要关注并改善这个差值,因为它代表了我们的改进潜力。接下来,我们以一个实际例子来计算车床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假设某车床加工轴的规格为50±01mm,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值μ为995,且σ=0025。我们可...
通过上述公式推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Cpk=Cp-|M-μ|/3σ,即Cp与Cpk的差异反映了过程平均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为了尽量使Cp与Cpk相等,我们需要关注并改善这个偏离度。因此,|M-μ|/3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它代表了我们改进过程的潜在机会。接下来,让我们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计算车床加工的过...
目录01:引言 02:能力指数计算公式说明 03:举例说明 (子组数=1) 04:举例说明 (子组数>1) 05:过程能力指数总结 06:后记:正态性检验不通过时怎么办 引言Cp(Cpk)和Pp(Ppk)这两类评估过程能力的指数特别容易…
1、Cp, Cpk, Pp 和 Ppk都是用来测量过程能力的指标。它们的共同点是: 都被用来表示过程能够生产出达到可接受标准的产品的程度或能力 都被用来表示过程的产出品的离散程度和可接受标准的比率 它们的值越大,过程越能够更好地生产出达到可接受标准的产品 ...
课外学习-Cp、Cpk、Pp、Ppk、Ppm公式
* **计算公式**:Ppk = Min[(USL - X̄) / S, (X̄ - LSL) / S],其中X̄为样本平均值,S为样本标准差。这个公式用于评估小批生产或短期内的过程性能稳定性。 五、 区别与应用 * **区别**: 1、* Cp与Cpk:Cp仅考虑过程的潜在能力(即波动范围与公差范围的比值),而Cpk还考虑了过程中心...
Pp,即能力指数,用于比较过程能力与公差所允许的最大变差。该指数揭示了过程是否能够有效地适应变化。其计算公式为Pp=(USL-LSL)/(6σ),其中s代表收集到的样本标准差,与Cp和Cpk计算中所用的标准差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Pp仅适用于双边公差情况,且不受过程位置的影响。Ppk同样是一个能力指数,它综合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