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来看,考虑到猪肉价格回升、输入型通胀压力抬头以及核心CPI平稳回升等因素,预计2024年全年CPI同比上涨1.0%,逐渐摆脱2023年的类通缩状况。”温彬说。PPI方面,连平认为,国际油价中枢可能在波动中上移,OPEC+寻求进一步减产和地缘政治冲突可能会推动石油价格,2024年一季度红海运输问题已经对航运业供应链产生实质性...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1%,CPI与PPI均处在低位,特别是二季度以来,两者均在低位上走出较为平缓的折线。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上半年价格水平数据。专家认为,上半年,整体物价水平在低位企稳。下阶段,预计CPI、PPI仍将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房地...
一是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持平。5月份,CPI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持平。二是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呈现季节性略降。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降幅略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下降0.2%的水平。三是核心CPI温和上涨。5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刘爱华还指出,关于下阶段CPI走势...
全年来看,我们认为2025年CPI同比增速还会在1%以下的偏低状态,为我们接下来的宏观政策在实施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时提供足够的空间。 2024年12月PPI同比降幅收窄 PPI方面,数据显示,12月PPI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同比下降2.3%,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怎么看12月的PPI数据,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研判下阶段...
10月18日上午,国新办就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介绍,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环比持平。同比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总体上,前三季度价格走势呈现出低位运行、温和上升和分化明显三个特点。第一,低位运行。无论CPI还是PPI(工业生产...
国家统计局1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2023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涨0.2%。2023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2023年全年PPI比上年下降3.0%。12月CPI环比由降转涨 同比降幅收窄 “2023年12月份,受...
📊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0.1%,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则同比下降了2.1%。通常情况下,CPI与PPI被认为是正相关的,但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品价格对CPI的传导效果并不显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控以及...
3、PPI环比指标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我们在后面的CPI指标中会提到,由于消费品价格受到气候、习俗和假期等多种影响因素,CPI的环比数据会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而PPI指数主要受到大宗商品等原材料的影响,因此,PPI指数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如何通过PPI来判断经济周期?
2024 年 12 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报告发布在即,业内专家对其走势展开了深入分析与预测。CPI 与 PPI 的变动不仅反映宏观经济冷暖,也与金融领域的资金流向、信贷政策紧密相连。综合多方观点,由于食品与非食品价格涨跌交织,加之去年低基数效应,CPI 同比有望保持稳定,延续温和上涨态势...
而且M2是再一次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与之相比,我国8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同比上涨0.8%,生产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预计国民经济增长率在5%左右。换言之,M2的大规模上扬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CPI和PPI走势再度背离。这种“乱象”,给一部分不了解经济但又特别爱侃的网友提供了制造谣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