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从机理上了解Cu1/SnS2的CO2RR性能是否有所改善,进行了原位ATR-SEIRAS以跟踪反应中间产物。如图2a所示,在1423 cm-1处捕捉到一个吸收峰,这可能是*CO2-/ *OCHO特征振动模式的结果。随着阴极电位的增加,峰值强度增强,这表明*CO2-/*OCHO是CO2...
基于催化过程的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 最常见的包括电催化和光催化两大类别,具体的反应机制如下: (1)电催化CO2RR机制 对于电催化将CO2还原为甲酸(HCOOH)和/或乙醇(CH3CH2OH)液体燃料,其选择性(往往伴随着CO、CH4和C2H4气体产物)和法拉第效率(可能伴随着严重的析氢竞争反应)仍难以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图1左)。与结...
与人们普遍认为CO2活化步骤(CO2 + e + ! CO 2)决定反应速率的观点相反,我们发现,在稀释CO2进料条件下,速率决定步骤转移到Cu0 /Cu1+界面边界上产生*COOH(CO 2 + H2O ! COOH + OH ðaqÞ),从而提高了C2+产量的性能。 图文详解: 图3 ...
目前,Pt及其合金是CO2RR和ORR电催化活性最高的催化剂之一,然而其低储量和高成本大大限制了Pt的实际应用,因此开发高性能的CO2RR和ORR非贵金属催化剂就显得十分重要。 理论模拟在CO2RR和ORR中有非常明显的用途——尤其是在研究的“一头一尾”中作用重大。所谓“一头”,就
研究团队:四川大学博士生李解元(第一作者),岑望来副研究员和楚英豪教授(通讯作者) 研究内容:团队利用深入的DFT模拟计算对Cu负载氮化碳光催化对CO2还原的选择性及产物分布进行了研究。 文献信息:Cu supported on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 for selective CO2 re…
0以CO2和甲醇(MeOH)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MeO OMe)的催化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Me缩醛MeO O H2O RR Sn Sn甲 A.总反应为:R0醛R OOMe2MeOH + CO2+H2O OMe Me MeO (MeOH CO2 B.乙是该反应的中间体[RSnO]#丙Me C.甲→乙过程中Sn的配位数未发生改变0MeO2CO OR\/R D.加入缩醛能...
4. Cu表面的缺陷位点是CO 2 RR的高活性位点。在这些位点上,*CO的振动频率更高,*CO偶联形成二聚体的反应速率更快。 5. *CHO基本上不参与C 2+ 途径。 上述反应机理为构筑高效催化C 2+ 产物生成的CO2RR催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CO 2 RR电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原则。
利用深入的DFT模拟计算对Cu负载氮化碳光催化对CO2还原的选择性及产物分布进行了研究。 助催化剂/半导体的合成有利于提高催化反应的选择性,金属基助催化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然而,即使在相同的助催化剂/半导体光催化体系中,产物的种类和产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需要对反应机理和产物分布...
4. Cu表面的缺陷位点是CO2RR的高活性位点。在这些位点上,*CO的振动频率更高,*CO偶联形成二聚体的反应速率更快。 5. *CHO基本上不参与C2+途径。 上述反应机理为构筑高效催化C2+产物生成的CO2RR催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CO2RR电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