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3亚型的结直肠癌特征包括代谢途径的异常、KRAS基因的突变、染色体不稳定性(CIN),并且与CMS2相比,其拷贝数变异(SCNA)较少、DNA甲基化水平(CIMP)也较低,同时约有30%的CIN状态呈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基因组学研究表明,CMS3型结直肠癌的肿瘤细胞中存在多种与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特征,这与KRAS基因突变导致的葡...
Guinney等人于2015年创立了肠癌CMS分型,把肠癌分为4类。多个三期研究(ALGB/SWOG 80405, FIRE-3, AGITG MAX,TRIBE2, PANAM)生存分析提示CMS2型晚期肠癌患者预后最佳。此外,还有研究提示CMS2/4型患者应用抗EGFR药物效果更好。但不同研究之间存在...
结直肠癌共识分子分型(CMS)是基于肿瘤基因差异的分型,本文试图描述不同CMS分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指导结直肠癌的个体化诊疗。 方法 R语言软件下载纳入的7个GSE号的series matrix files数据文件,该文件包含基因测序数据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414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CMScaller分型计算方法,根据纳入样本的基因表达谱...
肠癌CMS分型主要通过对肿瘤的分子特征进行分类,根据肿瘤的分子表型差异,将肠癌分为四个不同的亚型,分别为CMS1、CMS2、CMS3和CMS4 CMS1亚型,被称为微卫星不稳定型(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肠癌,约占肠癌中的15%。该亚型主要特点是缺乏DNA错义修复系统,导致肿瘤基因组发生大量的微卫星区块的插入缺失,进而导...
肠癌CMS分型标准是基于对肠癌基因转录谱的研究,根据基因表达模式的不同将肠癌分为四种基本类型,CMS1、CMS2、CMS3和CMS4。该分类方法可以协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肠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策略。 二、四种肠癌CMS分型基本类型的特点 1. CMS1型 CMS1型肠癌主要特点是免疫系统激活,并且表现出高度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CMS分型成为目前最有力的结直肠癌分类系统,并有望为建立临床精准治疗体系提供参考依据。‘one gene, one drug’已成过去,‘multi-gene, multi-drug’正在前行,‘multi-molecular’既定未来。 导读 结直肠癌是仅次于肺癌、乳腺癌的全球第三大高发恶性肿瘤...
基于他们的发现,研究团队根据上皮状态、微卫星状态和纤维化的存在将结直肠癌分为五组,提出了CMS分类的改进,叫做“IMF”。IMF包括五个亚型,结合了内在上皮亚型(I)、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和纤维化(F)。IMF分类为大肠癌及其起源、演变和对治疗的反应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者将进一步对这五组的生物学进行临床...
结直肠癌的分⼦分型(CMS)是基于转录组的分类,最早应⽤于早期患者队列,但是在转移性 结直肠癌中分⼦分型与治疗结果的关系仍未确定。本研究通过对AGITG MAX研究的分析评估分 ⼦分型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对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预测。患者及⽅法 MAX研究报道了贝伐珠单抗(B)加⼊化疗[卡培...
结直肠癌共识分子亚型(CMS)自2015年在Nature Medicine发表提出,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力的结直肠癌分子分类系统,具有较为清楚的生物判读性。CMS分型纳入18个数据库4151例患者的癌症基因信息,采用集成网络化分析模式,分成4个各具特征的共识分子亚型:CMS1型(微卫星不稳定的免疫型,占14%)表现为高突变性,微卫星不稳定及免...
AGITG MAX研究发现,CMS分型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总生存相关,并且为预后影响因素。该研究还发现CMS分型与治疗相关,CMS2型患者更能从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为基础化疗的一线治疗中获益。本文特别邀请肿瘤学年鉴中文版编委、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邓艳红教授和张剑威博士对AGITG MAX研究进行了深入解读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