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MB是非常重要的心肌指标,临床将它当作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辅助诊断工具。肌酸激酶(CK-BB)可分为CK-BB、CK-MB、CK-MM三种,临床上可作为心肌梗死后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CK-BB主要存在于大脑,而CK-MB含量最高,CK-MM占骨骼肌的90%。因此,CK-MB对心肌有很高的特异性,尤其是在心肌梗死发作时,它会大量分泌到...
而CK-MB质量测定则不同,是由于其采用了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原理,血清中的CK-MB只与试剂盒中的抗CK-MB抗体反应,故不会受到CK-BB等物质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特异性与准确度。 本科室CK-MB质量法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该方法避免了干扰物质的影响,准确度...
1 CK和CK-MB 曾经的金标准,现在的最佳备胎 CK及其同工酶CK-MB在cTn出现之前一直作为心肌梗死诊断的首选标志物。在发生急性心梗后,CK-MB 2-4小时开始增高,12小时开始达到高峰,48-72小时内恢复至基线水平。相比cTn的最少5-7天,CK-MB恢复至基线的时间...
CK-MB即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少量存在于骨骼肌细胞中。是肌酸激酶的一种同工酶,在心肌损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正常情况下,CK-MB在血液中的含量较低,一般通过实验室检测,其活性范围在0 - 24U/L不同检测方法和仪器可能略有差异。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CK-MB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在...
CK一MB指标偏高可能是情绪激动、药物影响、心肌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心肌梗死等因素引起的,需要到医院检查治疗。 1、情绪激动:如果情绪过度激动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应激反应,可能会引起CK一MB指标偏高,需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有可能会逐渐恢复。 2、药物影响:如果是正在服用他汀类的药物或者是镇静催眠类的药物,可能...
CK-MB是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的英文缩写,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正常值为0-24U/L。它是临床上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敏感指标。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CK-MB会从肌细胞中释放进血液,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后3-6小时即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2-3天恢复正常。此外,在其他心肌损伤,如心脏手术、心包炎以及某些疾病,...
CK-MB就是磷酸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心肌中,是肌酸激酶的同工酶,其升高的临床意义如下: 1.通过观察血清中CK MB水平增高的程度及动态演变过程,判断是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该酶在心肌梗死后3-8小时左右开始增高,18-24小时达到高峰,持续3-4天恢复正常水平。其高峰出现的时间越早,提示心梗预后越好,如果在下降过程中出现...
1、CK是肌酸激酶的英文缩写,CK-MB是肌酸激酶同功酶的英文缩写,CK也是肌酸激酶,是一种存在于全身肌肉组织中的酶。一个升高说明全身肌肉组织受损,但是有一个释放,无论是骨骼肌、脑血管、肌肉损伤,还是平滑肌、心肌组织,只要有损伤,就会升高。CK-MB是一种同工酶,主要分布在心脏的肌肉中,所以是一种对心肌特异的酶...
2、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 3、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胃肠道、子宫等平滑肌组织。 所以,我们用CK-MB来反应心肌损伤,而当脑损伤时,容易出现CK-BB升高,从而导致CK-MB假性升高。需要分析鉴别,避免误判。 解决方案: 出现CK-MB>CK的反常现象时,要和临床积极沟通,避免误判。建议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采用肌钙...
所以一般CK-MB是心肌细胞特异性的心肌酶,当出现CK升高CK-MB正常时考虑是骨骼肌的损伤问题。 ck和ckmb升高什么意义 李庆辉主任医师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三甲 ck和ckmb升高,一般认为是有心肌炎,肌肉疾病的发生,如果是出现了心慌,胸闷,呼吸不畅,肚子疼痛,拉肚子,发烧,认为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性很大的,就需要去医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