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 名称刺楸树根(Cì Qiū Shù Gēn) 英文名Root of Septemlobate Kalopanax 别名刺五加(《贵州民间药物》) 功能主治凉血,散瘀,祛风,除湿。治肠风痔血,跌打损伤,风湿骨痛。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痔疮,清热解毒。"②《四川中药志》:"散血,清热,除风...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 Koidz. 采收和储藏:多于夏末秋初采挖,洗净,切片或剥取根皮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约10m,最高可达30m,胸围达70cm以上。树皮暗灰棕色,小枝圆柱形,淡黄棕色或灰棕色,具鼓钉状皮刺,刺长...
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 【化学成份】根含多糖,水解后得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木糖。水溶性多糖有葡聚糖和果胶质。 【性味】 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 ②《陕西中草药》:味苦,性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凉血,散瘀,祛风,除湿。治肠风痔血,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