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福法师,俗姓张,安徽省枞阳县人,生于1966年8月。江西九江无量寿寺住持。1987年春至庐山东林寺,依上果下一老和尚剃度出家,木工劳作,打造寺庙桌凳窗柜,细心勤恳,老实本分,出家以来一直亲近上果下一老和尚,在念佛堂执事,守心念佛,讽诵《华严》。1988年9月在云居山
一、何为菩提心 菩提心是无量无边觉性。用百万亿阿僧被衹劫不可说不可说劫数也说不尽,菩提心体不可思议境界,分别总持。 菩提者分别有三: 一者正觉,二者无上正觉,三者无上正等正觉。 发菩提心者:依三种菩提而发心也。 二、何为发菩提心 观察众生因无明分别执着而幻生五蕴身界,世间器界,苦乐情界。 观察...
如果离开这四恩找佛就是虚妄的,彼世界与此世界不能相和故,称为打妄想,与此四恩不能相应者,因为佛恩就在这个地方,佛的大爱之心就在这里面,离开此四恩再去找佛,就找不到了,如果要找佛,就像你在头上安头,我们只有一个头没有两个头,如果你要是离开这四恩另外再去找是打妄想而已。不能见佛,如果在这里面...
珍惜大众共修的机会,闻思念佛 非常欢迎大家到无量寿寺来参加念佛七的法会,我们每一年都是冬参夏学,夏天学习,冬天参禅打坐,念佛,修道,过去古代的修行人都是这样做。 现在人也很有福报,我常常讲现在相当于唐朝时代,为什么?因为有这么多的居士学佛。 从明朝一直到清朝、民国、再到现在,佛法一直是很衰败的状态,没有这...
一个和尚一份斋,大家在供养的时候不要有分别,这是大和尚,这是小和尚,这是比丘,这是比丘尼,不可以这样分,一个和尚一份斋,你不要供养这个,不供养那个,你要想一想,你漏了谁没有,没有分别的供养,功德会非常大。菩萨戒里讲,“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就是...
答:无对者绝对也,自性法性真空绝对无二,无佛亦无众生,言词道断,名相绝迹,如净满月,涅槃常住,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无垢无净,无增无减,一无所得故,圆妙湛寂真常不变,自性天然。 须知众生无明一念,果报诸法只因心生二元对立,生四相我人众生寿者,则十界条分,万境混绕,变妙有而为幻有,九道之无明当情迷真...
答:清净者, 自性本来清净,经云: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自性圆明清如琉璃净达十方,圆净常住寂光。古云:山河大地法云地,鸟语花香般若德,四季分明显妙用,虚空万法尽如来。亦云:六根门头尽法身,空智普现妙庄严。 众生业海不可思议,本自性清净能生万法,若众生无明恶贪则自性幻生地狱,...
妄想的本体是佛的功德,但妄想的相不是功德(我们平常说的妄想,是相上的妄想)。出家的本体是功德,不应该对出家的相作功德想。任何妄想其都是佛的功德的一种示现。如果能够将妄想当做佛的功德的话,那么对现前的妄想应该很快乐,很自在。很自由的,不应该生出任何烦恼。对任何妄想,都应该升起快乐的而不是烦恼的心...
一顷间,果公圆寂十周年,悲愍之中,他那威严的神态,亲切而受感染的笑容,深深的刻在记忆之中,时刻感受到果公上人,在我身边的加持力,建立我做一个出家人的标准,果公和尚和我有种不可思议的因缘。 二十年前,我是一个刚出校门的游子,根本不知道佛是什么,在悲伤之中,来到庐山东林寺,就感受到有份回家的感觉,特...
西方净土法门唯是念佛,唯阿弥陀念,唯无量光寿念,唯一片光明念,大念,愿念,觉念,净念,遍念,佛念,无余念,无别念,无他念,无次第念,何以故,此念即遍一切处,此念即尽末来际,此念即一切法界体,此念即广大虚空相,此念能变化莫测,此念即圆融无碍,此念即遍极法界,此念即无我人众生寿者见,此念即无为寂静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