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压充电(CV)阶段:一旦电池电压达到设定值,充电器将保持恒定电压,直到电流降至设定值。 CC-CV充电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充电过程,保障电池充电的安全和稳定性。 2. 整组充电停止条件 蓄电池组充电停止条件为: 整组充电上限:当蓄电池组的总电压达到403.2V时,充电停止。 单体电压上限:当蓄电池组中任一单体电池的电压达...
第一个继电器用于在充电器的 CC 和 CV 模式之间切换,该继电器由标记为“模式”的 Arduino 引脚触发。默认情况下,继电器在触发时处于 CC 模式,它会从 CC 模式变为 CV 模式。 同样,第二个继电器用于连接或断开充电器与电池的连接;该继电器由标记为“充电”的 Arduino 引脚触发。默认情况下,继电器会断开电池与充电...
首先,让我们来深入了解这款充电器的工作原理。它的工作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分别是恒流(CC)充电阶段和饱和充电(CV)恒压充电阶段。在恒流充电阶段,充电器通过输入端接收充电电流(以安培为单位)。这意味着充电器以恒定的电流向电池供电,确保电池能够以最大充电速率充电。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充电时...
2.记录电池电压和充电时间:在充电过程中,定期记录电池的电压和充电时间。通常,我们可以每10秒钟记录一次数据,以获取更精确的充电曲线。 3.切换到恒定电压(CV)充电模式:当充电电流降至预设的电池电压时,切换到恒定电压充电模式。在这个阶段,充电电流将逐渐减小,而电池电压将保持在恒定值。 4.继续记录电池电压和充电...
(1)首先采用0.1C~0.3C电流对锂离子电池进行预充电; (2)当充电容量达到电池总容量的5%时,提升充电电流进入恒流充电阶段; (3)当电池极化电压突变时,进入恒压充电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动力锂离子电池CC-CV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充电阶段的电流ICC=(KT×KC)×(KA×CN)=KC′×CA,...
负载很轻时,其工作模式可选择为 PSM 或 FPWM,可分别满足高效率和高输出电压调整率的应用需求。其输出采用 CC/CV 控制方式,轻载时工作于 CV 模式,重载时进入 CC 模式,非常符合充电应用的需求,同时还能用缆线压降补偿功能对长线传输带来的电压降进行补偿,避免在负载端的电压出现波动现象。
恒流恒压充电(CC/CV)恒流恒压充电模式是对锂离子电池等更加常见和推荐的充电方法。这种模式分为两个...
CC-CV充电 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的第一阶段需要中等精度的恒流(CC)充电,然后在第二阶段过渡到高精度恒压(CV)充电。 图1为用于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CC-CV集成电路(MAX1737)的V-I特性曲线。这种类型的IC是消费类产品中所有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核心。图中可清楚看出CC (2.6V至4.2V电池电压)和CV (4.2V)区域。
第一部分:充电方式(Charge Methods)除了标准要求的CC-CV充电方式外,锂电池还可以进行CC充电、CV充电、CP充电、CP-CV充电等。1恒流充电 (CC)恒流充电(Constant Current Charge,简称CC Charge),充电全过程中电流恒定不变,电压逐渐升高。建议:允许使用。附图3:恒流充电曲线 2恒压充电 (CV)恒压充电(...
CC是指恒流充电,CV指的是恒压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