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细胞根据其发展阶段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第一代CAR-T细胞利用T细胞受体(TCR)的CD3 ζ链中的细胞内结构域诱导针对靶向恶性细胞的细胞毒性。然而,第一代CAR-T细胞在回输后不能支持CAR-T细胞在体内扩增。相比之下,第二代和第三代CAR-T细胞具有额外的共刺激细胞内结构域,如CD28、41BB、OX40等,...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简称CAR-T细胞)是利用基因工程修饰外周血T细胞,使其表达嵌合抗原受体,从而特异性的识别肿瘤抗原的方法。嵌合抗原受体可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抗原靶点,识别结合后将活化增殖T细胞的信号传递至胞内,引起T细胞活化和增殖,从而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一、CAR的结构 完整的...
CAR-T细胞是利用基因工程制备的一种被修饰的T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嵌合抗原受体(简称CAR)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后杀死肿瘤细胞,结构如图1所示。EGFR蛋白在脑胶质瘤细胞膜上高表达,研究人员利用该靶点,用CAR-T细胞疗法治疗脑胶质瘤。(1)癌变后的细胞主要通过 细胞免疫被机体清除,体现免疫系统的 免疫监视功能。(2)据图...
CAR-T疗法主要是通过基因导入的方法将抗原特异性CAR导入患者来源的T细胞,经体外筛选并扩增后静脉回输患者体内,从而发挥杀伤肿瘤的作用。其中CAR分子的结构设计是CAR-T细胞疗法的关键环节,CAR分子主要由细胞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细胞内结构域组成。 CAR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及发展...
自1989年诞生第一代CAR-T细胞,至今都备受瞩目。随着技术不断发展,CAR-T细胞已从第一代发展至第五代了,随着代次不断更新,肿瘤靶向功能全面增强,也从个体化迈向通用型,降低了成本。第一代CAR-T 细胞:胞内信号域仅由T 细胞受体 CD3ζ 的激活信号域组成。由于缺乏共刺激信号,T 细胞的增殖能力弱、细胞毒性...
CAR跨膜结构域可以影响CAR表达水平、稳定性,在信号传导或突触形成中发挥作用,并与内源性信号分子二聚化相关。大多数跨膜结构域来源于天然蛋白质,包括CD3ζ、CD4、CD8α或CD28等。由于CD3ζ跨膜结构域介导CAR二聚化并掺入内源性TCR,CD3ζ跨膜区可能促使了T细胞活化,但同时也降低了CAR稳定性。另外,因为跨膜...
🧬 CAR-T细胞结构 嵌合抗原受体(CAR):是CAR-T细胞的核心,由三个功能域构成。 胞内结构域:由共刺激结构域(增强免疫应答)和信号转导结构域(T细胞下游信号激活)构成,负责激活T细胞。 胞外结构域:由单克隆抗体的单链可变片段(scFv:来源于特异性识别靶抗原的抗体的可变片段)和铰链区(Hinge:使靶结合域具有灵活性)...
CAR的结构可分为胞外段(主要由识别靶标的scFv组成)、跨膜段以及胞内段(传递激活信号)。迄今为止,根据CAR结构的不同, 我们可以将CAR-T 细胞分为无共刺激信号CAR-T 细胞( 第1 代)、单一共刺激信号CAR-T细胞(第2 代)、双/多共刺激信号CAR-T 细胞(第3 代)和精准CAR-T 细胞(第4 代)等4 个发展阶段。
CAR的结构主要包括一个单链抗体结构,用于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这个单链抗体通常由抗原结合区、连接区和信号区组成。抗原结合区决定CAR的抗原特异性,连接区连接抗原结合区和信号区,信号区则传递活化信号,激活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2. 膜结合区 ...
4-1BB的细胞质信号结构域是CAR-T细胞结构中应用最早、探索最多的TNFRSF成员。与CD28 CAR-T细胞相比,4-1BB共刺激产生具有明显代谢特征的CAR-T细胞,如T细胞表面GLUT1表达减少和线粒体呼吸增加。这些差异也反映在CAR-T细胞表型和功能上。例如,CD19靶向CAR-T细胞中的4-1BB共刺激在小鼠模型中产生了更有效的B-ALL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