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全球应用一致,CAR-T细胞疗法在中国已广泛应用于血液学恶性肿瘤,尤其是B细胞恶性肿瘤。 此外,中国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积极扩展CAR-T细胞的适用临床背景,342项试验中有13项(3%)登记了肿瘤以外的疾病,119项(23%)登记了实体瘤。CAR-T细胞疗法中最常试验的实体肿瘤包括肝癌、胰腺...
迄今为止,只有一种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法tisagenlecleucel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年轻成年r/r B-ALL患者。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b细胞白血病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在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方面却遇到了很大的障碍,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合适的靶抗原。到...
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正不断扩展,探索针对血液恶性肿瘤的新型CAR靶点和构建体,以及实体瘤和非肿瘤学应用,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传染病等。 针对CD19的CAR T细胞在B细胞(包括恶性B细胞)上特异性表达,对于R/R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其完全缓解(CR)率达到了40%至54%,而在某些患者群体中,这一比率甚至高达71-81%。同样,...
这种策略可以通过使用两种具有不同抗原结合特异性的混合CAR-T细胞或能够靶向两种不同抗原的单个CAR-T细胞来实现。 目前,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前模型和临床试验中,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的抗原至少有三种组合:CD19/CD20、CD19/CD22以及BCMA/CD38。最近,双靶点CAR-T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多,从披露的综合临床数据中,...
CAR-T细胞疗法:现状与未来展望 摘要: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目前已有9种CAR-T细胞产品上市。此外,CAR-T细胞在将治疗应用扩展到实体瘤、心肌纤维化以及自身免疫和传染性疾病等不同领域展现出了有希望的潜力。尽管因此,目前的研究工作集中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以提高CAR-...
CAR-T治疗无论是用于血液瘤还是实体瘤,都面临着一些共性的挑战,包括安全性、工艺复杂性、成本和可及性等问题。在血液瘤领域,CAR-T疗法已经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治疗效果,并实现了相当规模的商业化生产。然而,对于实体瘤的治疗而言,更多的挑战主要集中在肿瘤异质性、靶向特异性和免疫逃逸等问题上,不过已经取得了一些...
(五)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6大挑战 随着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病中获得的巨大成功,在实体肿瘤乃至许多慢性疾病中,其可能亦蕴藏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需更多基础与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的经验积累,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目前,科学家及临床医生们还在CAR-T细胞的设计、预处理方案的选择和优化、CAR-T细胞的输注剂量、细...
CAR分子是影响CAR-T细胞治疗有效性的关键,认识其组成结构,对临床前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但CAR-T细胞疗法未能在当前肿瘤治疗中大行其道,还是因为诸多局限性的存在给人们带来顾虑。如临床案例中可观察到的抗原逃逸现象,又比如难以避免的CAR-T细胞相关毒性(CRS和神经毒性等),同时,在实体瘤中,让CAR-T细胞运输到肿瘤并浸润...
简而言之,CAR(嵌合抗原受体)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制造的人工受体分子,它可以赋予免疫效应细胞(如T淋巴细胞)针对某个靶点抗原表位的特异性,从而增强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信号与活化的功能。继而回输淋巴细胞以实现抗肿瘤,抗病毒或抗炎作用。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