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黄首载于《本经》,原名石硫黄,列为中品。 1.《本草经集注》云:今第一出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色如鹅子初出壳,名昆仑黄。次出外国,从蜀中来,色深而煌煌。2.《海药本草》曰:《广州记》云:生昆仑日脚下,颗块莹净,无夹石者良……蜀中雅州(今雅安等县)亦出,光腻甚好,功力不及舶上来者。3...
( liuhuangyaojiu ) 硫黄药酒《普济方》 主治:暖水脏,乌发鬓,明目润肤,益寿延年。主 处方:老硫黄2两,花椒2两,诃子72个。 制备方法:上各以生绢夹袋子盛,麻线系口,用酒1斗,浸泡10日,硫黄永不更换,椒一季一换,诃子72日一换,饮酒1升,即再入酒1升,饮半升,再入酒半升。
liuhuang 硫磺别名:硫块、粉末硫磺、磺粉、硫磺块、硫磺粉 性味:味酸、性温,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归脾、肾经。硫磺的功效与作用消毒,杀菌,缓泻。硫磺主治用于防治病虫害。 硫磺药用部位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全体呈黄色或黄绿色。表面不平坦,常有麻纹及多数针眼状小孔,有光泽。质松...
药材基源:为丛梗孢科真菌黄瘤孢菌的孢子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pedonium chrysospermum(Bull.)Fr.[Macor chrysospermum Bull.] 采收和储藏:夏季孢子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黄瘤孢菌 菌丝分枝,有横隔,近透明无色,匍匐着生。分生孢子梗顶生,孢梗短,多分枝。分生孢子生于孢子梗短枝的顶端,球形,金黄...
硫黄:除去杂质,敲成碎块。 制硫磺:取净硫黄块,与豆腐同煮,至豆腐显黑绿色时,取出,漂净,阴干。每100kg硫黄,用豆腐200kg 。 更多:https://www.bmcx.com/ 【性味】酸,温;有毒。 【归经】归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
本品为天然硫黄矿的提炼加工品。主产于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挖。采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取出上层溶液,冷却后即得。生硫黄只作外用。若内服,则需与豆腐同煮,至豆腐呈绿色为度,取出漂净,阴干。用时研末 【性味归经】酸,温。有毒。归肾、大肠经。
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硫色干酪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romyces sulphureus(Bul.ex Fr.)Donk[Polyporus sulphureus Fr.;Laetiporus sulphureus (BULL.EX Fr.)Bond.et S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备用。 【原形态】硫色干酪菌,子实体无柄或基部狭窄似菌柄。菌盖半圆形,往往覆瓦状,肉质,老...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硫黄多孔菌Tyromyces sulpbureus (Bull. ex Fr.) Donk,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生长在栎、桦、枫、李、海棠、冷杉及落叶松的活立木及木桩上。 【药理作用】此菌产生的齿孔酸(eburicoic acid),可用以合成甾体药物(类固醇化合物),这种甾体药物对机体可以起着重要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