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微温.味辛.无毒.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姜气微温.禀天初春之木气.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臭气.阴浊之气也.久服辛温益阳.阳能去阴.所以去臭气也.神者阳之灵也.明者阳之光也.辛温为阳.久服阳胜.所以通神明也. 【制方】 生姜取自然汁晒...
知母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肾属水.心属火.水不制火.火烁津液.则病消渴.火熏五内.则病热中.其苦之者.苦清心火.寒滋肾水也.除邪气者.苦寒之味.能除燥火之邪气也.热胜则浮.火胜则肿.苦能清火.寒能退热.故主肢体浮肿也.肾者水...
气平.味甘.无毒.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 .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用清火炙用补中)
本草经解其一也。集中所载。择汤液中要品而得其精。家侄悦田从学有年。得其指 示。抄录此书。出入必偕。近游六安。省舍弟于奎光清署。得谒州刺史杨公。公一见之。反 复赞叹。以为诠释之精。无逾此编。即命远斋公子付之梓人。以公当世。使学人识其要领。 于本草之精义。洞然豁然。纲举目张。忘乎其...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全草。秋季花开穗绿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亦有先单独摘取花穗,再割取茎枝,分别晒干,前者称荆芥穗,后者称荆芥。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茎直立,四棱形,基部稍带紫色,上部多分枝,全株被短柔毛,叶对生,羽状深裂,茎基部的叶裂片5;中部及上部的叶裂片3~5,线形或披针形...
药材基源:为唇科植物裂叶荆芥和多裂叶荆芥的茎叶和花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 [Nepeta tenuifolia Bent.]2.Schizonepaeta multifida (L.)Briq. [Nepeta multifid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花开穗绿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也有先摘下花穗,再割取茎枝,分别晒干。
杜仲气平.禀天秋降之金气.味辛无毒.得地润泽之金味.专入手太阴肺经.气味升多于降.阴也.腰者肾之腑.膝者肾所主也.杜仲辛平益肺.肺金生肾水.所以腰膝痛自止也.中者阴之守也.辛平益肺.肺乃津液之化源.所以阴足而补中也.初生之水谓之精.天一之水也.杜仲入肺.肺主气而生水.所以益精气.精气益则肝有血...
[卷一 草部上] 【知母】 气寒。味苦。无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去 毛盐水炒) 知母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 经。 气味俱降。阴也。肾属水。心属火。水不制火。火烁津液。则病消渴。火熏五内。则病热中 。其苦...
四川省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亟须各方面的大力提升来实现办学水平质的转变.在众多因素中,中外合作办学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对于由专科学校晋升为本科层次院校的高校来说,中外合作办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欲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推动学校本科办学的发展,就必须在优化已有中外合作办学资源的基础上...
性味:味辛,性温。 假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解热,透疹,散瘀消肿,祛风发汗,止血止痛。 假荆芥主治 主治头痛,发热怕冷,咽喉肿痛,结膜炎,伤风感冒,麻疹不透,毒蛇咬伤。 假荆芥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5~15g。外用捣敷 假荆芥药用部位 为唇形科植物假荆芥的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