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信号由CAN_H CAN_L两根线的差分信号,也就是通过CAN_H和CAN_L的电压差来决定0 1信号。总线规定隐形电平为信号1显性电平为信号0。其中隐形电平的时候CAN_H CAN_L都为2.5V,此时电压差就是0V,其中显性电平的时候CAN_H为3.5V CAN_L为1.5V,此时电压差就是2V。 CAN线长度 高速CAN,总线长度最大为40m...
接收数据时:把(CANH/CANL)的差分电平转换成逻辑电平,并通过RX引脚传给MCU的CANRX。这样MCU就收到CAN总线的数据了,像下面这样: 发送数据时:把CANTX发过来的逻辑电平,转换成(CANH/CANL)的差分电平发送出去。这样MCU就把数据发到CAN总线了,像下面这样: 好了,到现在为止,你应该明白了CAN总线的物理层是怎么一回事。
CAN总线主要依靠两条信号线:CAN_H(CAN高)和CAN_L(CAN低),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分信号电压来实现通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选择双绞线(或者叫麻花线)或屏蔽双绞线来进行CAN通讯,这样可以提高总线的抗干扰能力,减少对外部的电磁干扰。 终端电阻的重要性 🔧 根据CAN总线标准,在CAN总线的最远端需要布置两个电阻值...
低速CAN(CAN-B):空调控制、座椅调节、车窗升降、天窗控制、车镜控制、车灯控制、导航系统控制 2 分层介绍 2.1 物理层 2.1.1 拓扑结构 CAN总线用到两种拓扑结构:总线拓扑及星型拓扑 2.1.1.1 总线拓扑 不需要主控制器,所有CAN节点直接连接到CAN总线,每个节点都能获取总线上信息。 高速CAN的总线结构 低速CAN的总线...
4、CAN总线物理层 在节点终端的接口器件有三种形式,如下图: CAN总线的终端电阻的接法如下: 增加终端电阻的目的是为了增强CAN通讯的可靠性,消除CAN总线终端信号反射干扰。CAN总线网络最远的两个端点通常要加入终端匹配电阻,如上图。一般如果CAN总线使用的是在双绞线上运行,这时我们会增加120Ω的电阻,这是因为匹配电阻...
CAN总线通讯线路,简单得只需两根线,只需提供CANH、CANL电压对。常见的两种:双绞线或屏蔽线。补充一点物理知识,CAN物理层采用差分电压来表示二进制逻辑。对于外来电磁干扰而言,单端电压影响不是关键,稳定双端压差才是关键,双绞就是为了共模消除双端干扰,屏蔽更是彻底屏蔽了干扰,都是为了在受干扰时保持因为电平...
④物理层:最底层,由网络物理元件组成,如导线、电压。3、报文格式 CAN支持两种不同的报文格式,分别在CAN2.0A和CAN2.0B中定义,CAN2.0A的标识符有11位,而CAN2.0B的标识符有29位,两者数据帧格式相同,由帧起始、仲裁域、控制域、数据域、CRC、ACK域,以及帧结束组成。4、总线传输 ①总线逻辑状态及编码 ...
保证CAN总线协议中媒体访问层非破坏性位仲裁的要求,即出现总线竞争时, 具有较高优先权的报文获取总线竞争的原则,所以要求物理层必须支持CAN 总线中隐性位和显性位的状态特征。在没有发送显性位时,总线处于隐性状态, 空闲时,总线处于隐性状态;当有一个或多个节点发送显性位,显性位覆盖隐 性位,使总线处于显性状态。
下面是某公司对于高速CAN总线对线缆的参数要求。 总结 除了上述的要求,高速CAN对于线束的要求还有,导线的绝缘层,双绞线的绞距,pin在插件中的位置,路由的要求(避开天线同轴电缆及容易受影响的信号线,同时避开大电流线)等,CAN线在设计的时候,更多是从信号传输理论的角度来考虑,区别于其他供电线及地线。同轴电缆的设计...
CAN物理层基础知识 一旦完成所有基础检查,就可以检查CAN物理层的核心CAN总线了。收发器的两个关键组件便是接收器和发射器。发射器被称作CAN的驱动器。通过VCC/2共模点(约2.5V)对CAN物理层偏置,见图4。 图4:简易CAN总线收发器 发收器将单端数字逻辑信号、TXD(或者D)和RXD(或者R)转换为差分CAN总线所要求的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