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的关系:BT.2020是一个理想化的宽色域目标,而DCI-P3更注重当前可实现性。DCI-P3的色域范围虽小于BT.2020,但其覆盖率足以满足大多数HDR内容的色彩表现需求。 实际应用中的差异:目前,HDR内容通常以BT.2020为规格标准,但实际制作和播放时,绝大部分内容仍以DCI-P3为基础。例如,HDR10、Dolby Vision和HLG等HDR格...
理论上的关系:BT.2020是一个理想化的宽色域目标,而DCI-P3更注重当前可实现性。DCI-P3的色域范围虽小于BT.2020,但其覆盖率足以满足大多数HDR内容的色彩表现需求。 实际应用中的差异:目前,HDR内容通常以BT.2020为规格标准,但实际制作和播放时,绝大部分内容仍以DCI-P3为基础。例如,HDR10、Dolby Vision和HLG等HDR格...
DCI-P3,则是由数字影院倡议(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为电影制作和数字放映定义的标准。其色彩范围比传统的sRGB和Rec.709大得多,但比BT.2020略小,是目前高端消费级显示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色彩空间。 从覆盖范围上看,BT.2020几乎包含了DCI-P3的全部颜色,并在红色和绿色的表现上更为宽广。DCI-P3约覆盖了BT.2020...
理论上的关系:BT.2020是一个理想化的宽色域目标,而DCI-P3更注重当前可实现性。DCI-P3的色域范围虽小于BT.2020,但其覆盖率足以满足大多数HDR内容的色彩表现需求。 实际应用中的差异:目前,HDR内容通常以BT.2020为规格标准,但实际制作和播放时,绝大部分内容仍以DCI-P3为基础。例如,HDR10、Dolby Vision和HLG等HDR格...
理论上的关系:BT.2020是一个理想化的宽色域目标,而DCI-P3更注重当前可实现性。DCI-P3的色域范围虽小于BT.2020,但其覆盖率足以满足大多数HDR内容的色彩表现需求。 实际应用中的差异:目前,HDR内容通常以BT.2020为规格标准,但实际制作和播放时,绝大部分内容仍以DCI-P3为基础。例如,HDR10、Dolby Vision和HLG等HDR格...
DCI-P3呢,则是电影工业的中流砥柱,广泛被应用于中高端家庭影院,覆盖约53%的色彩空间。虽然比BT2020小一些,但在电影领域可是如鱼得水!🎬 简单来说,就是BT2020色域更广,能展示更多色彩,而DCI-P3则是电影行业的标配,两者各有千秋。🤔🏠 实际应用场景对比 ...
BT.2020:这是HDR色域标准,是顶级OLED电视所能达到的色彩覆盖标准之一,强调色彩的丰富性和视觉冲击力。它代表了未来显示技术的色彩标准。BT709:也称为Rec.709,是SDR色域标准,是高清电视的国际标准。如果一个显示设备的BT709色域覆盖超过100%,那么它就被认为是广色域电视。DCIP3:这是一种以视觉...
而电影院常用的则是DCI-P3电影广色域,在网络上播放时一样会被转换为Rec.709色域。另外国际电信联盟在2012年时推出了针对4K/8K时代的Rec.2020(又称BT.2020)标准色域,目前的显示设备还无法完整显示100%Rec.2020(截止2022年还在实验阶段,无法量产),所以市场上仍以Rec.709/DCI-P3为主。显示色域大于100%Rec....
上次在我手上测的样品是BT.2020色域覆盖90%的,P3覆盖率为96%,而工厂寄过来的第二版样品是86%的BT.2020,和99%的P3色域,2次样品都是100%的Adobe RGB,只有P3和2020有差距,内部的意见也暂时没统一,所以问下大家的意见。看看是要用2020更高的量子点还是P3色域更高的量子点,本来18-20nm的光质量子点是可以做到...
色域是BT.2020>DCI-P3>BT.709。在BT.2020的标准中,通过将信号编码和传输从每个通道8bits提升到最少10bits,DCI则是12bit,以此减少颜色步进, 因此在色域大的同时不容易出现颜色断层。另外,BT.2020、DCI还有高动态范围,高对比度,高饱和度的特点。 实际应用中,大部分的设备,如多数手机、显示器、电视,都是能覆盖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