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Bò He Yóu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 【性状】为无色至淡黄色或绿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纯馥的薄荷香气,带辛辣而清凉,有强烈的窜透性。在温度较低时有大量的无色晶体析出。存放日久则色渐变深,质渐变粘。易溶于水,与醇、醚、氧仿等均能任意混合。比重(25...
解毒、解表、止痛、辟秽、清利咽喉、疏肝行气、解热发汗、祛风止咳、消肿止痒。 薄荷的功效与作用1.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 用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等症,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如银翘散。其辛散之性较强,气味芳香透邪,乃疏散风热之要药,具有较强的发汗功用。 薄荷的...
bohesuyou 薄荷素油别名:薄荷油 薄荷素油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芳香药、调味药及驱风药。可用于皮肤或黏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及疼痛。 薄荷素油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02~0.2ml,一日0.06~0.6ml。外用适量。 薄荷素油药用部位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 的新鲜茎和叶经水蒸气蒸馏,再冷冻,部分脱脑加工得到的挥发油。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清热散风。治头风,目赤,咽痛,牙疼,皮肤风热。" ③《国药的药理学》:"头痛、晕船、反胃、胃肠气胀等,涂布或内服。" ④《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疝痛,下痢。" 按功效分类: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导药、驱虫药、止血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叶薄荷的全草。夏季采割,切段,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全株有强烈的薄荷气味。根木质。茎基部丛生。叶对生,长圆形或宽披针形,全缘。头状花序顶生,花蓝紫色。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潮湿处。 【功能主治】《新疆中草药手册》:"治失眠,心慌,软骨病,阳痿。" ...
瀑布流浏览 薄荷药背景搜索结果点击查看“薄荷药”视频搜索结果 背景| 绿色背景线条薄荷药 背景| 绿色商务线条背景 背景| 清新绿色背景 背景| 医疗医药研究 背景| 清新绿色渐变背景 背景| 医疗背景国医节薄荷药 3D 背景| 绿色小清新电商场景 企业专享 背景| 抽象渐变背景 背景| 渐变清新背景 ...
【处方】薄荷油1两,樟脑2两,香油3两,薄荷冰5钱,黄蜡6钱。 【制法】先将油蜡化开,再加上药即成。 【功能主治】蝎螫蜂刺,汤泼火烧,风火牙疼,聤耳流脓,眼痒眼疼,目干模糊,暴发赤肿。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
【别名】蕃荷菜(《千金·食治》),菝蔺、吴菝蔺(《食性本草》),南薄荷(《本草衍义》),猫儿薄苛(《履巉岩本草》),升阳菜(《滇南本草》),薄苛(《品汇精要》),蔢荷(《本草蒙筌》),夜息花(《植物名汇》)。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全草或叶。大部分产区每年收割2次,第1次(头刀)在小暑至...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的新鲜茎和叶经水蒸气蒸馏,再冷冻,部分脱脑加工得到的挥发油。 名称薄荷素油(Bò He Sù Yóu) 英文名OLEUM MENTHAE DEMENTHOLATUM 别名薄荷油 功能主治芳香药、调味药及驱风药。可用于皮肤或黏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及疼痛。
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用法与用量:3~6g,入煎剂宜后下。 更多:https://www.bmcx.com/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临床应用: 1.沃雪汤(《医方类聚》)治头目昏眩,精神不爽,咽干鼻塞:薄荷90g,甘草42g,天花粉8 g,荆芥穗、白盐各36g,缩砂仁3 g。上为末,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