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fs.ext3 /dev/sda2 #第二个分区格式化成fat32 可以用 tune2fs -l /dev/sda2 来检验分区类型 1.3 拷贝根文件系统 mount /dev/sda2 /mnt/sdcard #挂载SD卡 cp -ra /home/hxy/rootfs/* /mnt/sdcard #把根文件系统拷到SD卡 2. 编译 ARM Linux 内核 2.1 修改内核配置 确保ext3的文件系统支持,和S...
综上所述,SD卡在Linux下/dev目录下的设备名mmcblk0p1表示这是系统识别的第一个MMC/SD块设备的第一个分区。这种命名方式既体现了设备的类型(MMC/SD块设备),也指明了设备的具体位置和分区情况(第一个设备的第一个分区),从而方便用户和管理员进行设备的识别和操作。 linux1314 电力能源行业 从业人员 2920 次赞同...
需要在管理员权限下) mount 文件系统 /挂载点 mount 文件系统uuid /挂载点 其中,uuid使用 blkid ...
sd 0:0:0:0: SCSI error:returncode = 0x08000002 sda: Current: sense key: Medium Error Add. Sense: Unrecovered read error 1. 首先检测下坏掉 badblocks -s -v -o /root/bb.log /dev/sda 将结果保存到bb.log [root@logging ~]# badblocks -s -v -o /root/badblocks.log /dev/sda Checking...
SD/MMC 卡的设备构造差不多,MMC 应该是 SD 的前身,不过 MMC 当时的设计比 SD 小一半。所以,SD/MMC 的驱动通用,进一步的,Linux 的设备节点就延续了 MMC 的这个名字,后面的 blk 是块设备这个英文的简写, mmcblk 也就是“ mmc/sd 块设备”,0 就是这个 mmc/sd 设备的顺序编号,p1 就是...
或/dev/hda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原因就是换为“/dev/vda2”这样的磁盘分区名称未被正确识别,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很简单了,只需要修改它为如下的形式并保存“/etc/fstab”文件,然后重启客户机系统即可。 /dev/vda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After this point, we simply iterate over every device, and call the virtio_dev_init() function, which does per-device initialization. 由于 SOS 使用虚拟内存,因此第一步有点麻烦。我们首先分配一个足够大的虚拟内存区域,以容纳设备树中的所有 32 个条目。然后,我们使用函数 kmem_map_pages(),它获取虚拟...
[sdc] FAILED Result: hostbyte=DID_OK driverbyte=DRIVER_OK kernel: sd 33:0:1:0: [sdc] CDB: Read(10) 28 00 ba df ff f8 00 00 08 00 kernel:blk_update_request: critical nexus error, dev sdc, sector 3135242232 kernel: Buffer I/O error on dev sdc, logical block 391905279, async ...
如果SD卡里没数据,可以使用blkdiscard命令一次性trim掉所有的数据块: sudo blkdiscard -f /dev/mmcblk 但是!所有以上命令都只是起到了标记无用块/通知SD卡主控的作用,而不是当场对所有数据块现场擦除。即使我们有办法在软件层面上通知主控,如果SD卡主控选择无视命令那也没有用处。所以我想做一些简单的测试看看SD卡...
sd 0:0:0:0: SCSI error:returncode = 0x08000002 sda: Current: sense key: Medium Error Add. Sense: Unrecovered read error 1. 首先检测下坏掉 badblocks -s -v -o /root/bb.log /dev/sda 将结果保存到bb.log [root@logging ~]# badblocks -s -v -o /root/badblocks.log /dev/s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