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所周知,Linux 内核是开源的系统,所开放源代码许可协议 GPL 保护,该协议 具有“病毒式感染”的能力,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受 GPL 保护的 Linux Kernel 是运行在内核空间,对于上层的任何类库、服务、应用等运行在用户空间,一旦进行 SysCall(系统调用),调用到底层 Kernel,那么也必须遵循 GPL 协议。 而Android 之父 An...
Binder就是将自己注册为一个misc类型的驱动,不涉及硬件操作,同时自身运行于内核中,所以可以当作不同进程间的桥梁实现IPC功能。 Linux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皆文件,驱动也不例外,所有驱动都会被挂载在文件系统dev目录下,Binder对应的目录是/dev/binder,注册驱动时将open release mmap等系统调用注册到Binder自己的函数,这样...
Binder最开始是IPC工具,起源于OpenBinder项目,发展于Android项目,现在已经和入LinuxKernel,目前演变成RPC工具,可以使当前进程调用另一个进程的函数向自身函数一样简单。 复制 OpenBinder is a system for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It was developed at Be Inc. and then Palm, Inc. and was the basis for the ...
用户空间:即上层应用层次的空间,由于进程隔离,不同进程间的应用空间是彼此独立的、互不感知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彼此的数据安全。 内核空间:是 linux kernel-linux 内核层工作的所处空间,为了保证系统的独立与安全,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保存相对的独立,用户空间只有在经过特定的系统机制调用才能访问到内核空间,但是相...
Android系统架构是分为app,framework,native,linux kernel层,这四层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联系,当了解了binder(binder贯穿了这四层)后,您就会对这四层之间是怎么样协同工作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 疑惑点 在学习binder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疑惑点,设计者为什么这样来设计,我遇到了以下的疑惑点: ...
Binder基于OpenBinder来实现,是Androi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Binder构建于Linux内核中的Binder驱动之上,系统中涉及到Binder通信的部分,都需要通过与”/dev/binder”的设备驱动交互来实现数据传递。由于Binder驱动在整个Android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一直以来也是Android安全研究的重点之一。
Linux Kernel(Linux内核层), 这一层中主要是各种硬件的驱动,Binder IPC的驱动也是在此层的 HAL(硬件抽象层),对内核层的封装,为系统服务层提提供可调用的接口,以JNI的方式。 Android System Service(Android 系统服务层), Android系统的核心服务,为应用层提供调用的接口 ...
正如上一章所说, 跨进程通信是需要内核空间做支持的. 传统的 IPC 机制如 管道, Socket, 都是内核的一部分, 因此通过内核支持来实现进程间通信自然是没问题的.但是 Binder 并不是 Linux 系统内核的一部分, 那怎么办呢, 这得益于 Linux 的动态内核可加载模块 (Loadable Kernel Module, LKM)的机制 ...
0x02 Kernel中的binder 现在,调用者进程已准备好其数据并执行了一个ioctl来发送transaction,所有binder对象都将被transaction,并且消息将被复制到目标内存中。 用于ioctl的命令由binder_ioctl_write_read执行参数安全复制的函数处理。 // file : drivers/android/binder.c ...
但是 Binder 并不是Linux系统内核的一部分,这个是 Linux 的动态内核可加载模块(Loadable Kernel Module,LKM)的机制; LKM:模块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它可以被单独编译,但是不能独立运行。它在运行时被链接到内核作为内核的一部分运行。这样,Android系统就可以通过动态添加一个内核模块运行在内核空间,用户进程之间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