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利用杭州全球海洋Argo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Argo野外站)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流涡区投放的两台BGC-Argo浮标的高频观测数据(WMO编号:2902753和2902756),捕捉了中尺度涡旋和亚中尺度锋面动力加强过程,并量化其对弱光层颗粒有机碳(POC...
近年来美国领衔的南大洋碳与气候观测和模拟项目(SOCCOM)在南大洋源源不断投入BGC-Argo浮标进行时间序列观测,科学家正逐渐摸索南大洋碳汇的准确量级,Argo最新观测表明南大洋显著偏小的碳汇量级(0.35±0.19 Pg C/yr; Bushinsky et al., 2019)仅为传统船载观测估算量级(1.14±0.19 Pg C/yr)的30%,这无疑激起...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修鹏研究员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柴扉研究员合作,利用生物地球化学浮标(BGC-Argo)数据揭示了北太平洋副热带流涡区(NPSG)中尺度涡旋对浮游植物、颗粒物以及溶解氧垂向分布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全球表层海洋面积约...
01 邢小罡研究员是国际Argo计划BGC-Argo数据管理工作组成员、BGC-Argo传感器技术工作组成员,自然资源部杭州全球海洋Argo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2022年入选浙江省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多年一直从事BGC-Argo(生物地球化学Argo)浮标数据的质量控...
目前全球活跃的BGC-Argo浮标577个,其中美国264个、法国110个、挪威27个,中国位居第四。会上,国际BGC-Argo计划联合主席Hervé Claustre教授指出,目前BGC-Argo计划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各国都缺乏长期的项目资助。 随后,第24次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ADMT-24)召开。会上,新任国际Argo指导组联合主席、英国国家海洋中心Brian ...
2、一种基于bgc-argo浮标的caliop激光雷达颗粒后向散射系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对caliop激光雷达在高风速条件、高气溶胶光学厚度条件下探测的532nm波长下的180°颗粒后向散射βp(π)的数据点进行剔除处理,保留风速小于第一阈值、且气溶胶光学厚度小于第二阈值的数据点; ...
BGC-Argo浮标观测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中的应用(综述)
Quality Control of BGC-Argo data: status and best practicesCatherine Schmechtig
近年间,南大洋碳与气候观测和模拟项目 (SOCCOM, https://soccom.princeton.edu/)在南大洋投放了150多个BGC-Argo浮标(即生物地球化学剖面浮标),除常规的温盐探头外,BGC-Argo浮标还配备了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用于测量pH、溶解氧、硝酸盐和浮游植物,从而为准确评估海洋碳汇通量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实时观测数据(Gray et al...
浙江省国际技术设备招标有限公司受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委托,就BGC-Argo剖面浮标项目(项目编号:0625-174017204073)组织采购,评标工作已经结束,中标结果如下: 一、项目信息 项目编号:0625-174017204073 项目名称:BGC-Argo剖面浮标 项目联系人:曹蕾、孙如汐 联系方式:0086-571-85860243、85864987 二、采购单位信息 采...